新爸新妈不可不学的8种心理育儿法

新爸新妈不可不学的8种心理育儿法
作者: 魏艳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新爸新妈不可不学的8种心理育儿法
ISBN: 9787302446330

作者简介

魏艳,80后时尚宝妈,推崇现代快乐教育。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从事家庭教育培训、咨询工作多年,尤其在儿童心理、行为研究方面颇有心得。著有《每天10分钟,轻松教出棒小孩》一书,深得家长好评。

内容简介

宝宝心理大窥视 对于成成的“模仿”行为,爸爸妈妈感到**高 兴。同时又为他的做法感到诧异。像成成这样的宝宝 正处在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模仿性强,可塑性也 很强,习惯了一种行为或动作,很快就能模仿出来。 模仿是宝宝进行学习的一个阶梯,父母如果把握 得好,给予适当地引导,宝宝会收获*多。相反,如 果引导不当或者忽略,就会错过一段*佳的学习时期 ,甚至对宝宝将来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模仿是每个宝宝天生就具有的一种能力,通过模 仿周围的人和事,可以增加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学到 *多的知识技能。而对于3—6岁的宝宝来讲,其模仿 则*具有特点,*好奇心驱使,常常是看见别人说什 么就想说什么;看见他人做什么也想做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父母本身成了宝宝*直接的 模仿对象,宝宝对待周围人的方式也是效仿父母而学 到的,比如,有的宝宝喜欢学大人说话。从这一点看 ,父母必须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拿出*好的行 为示范给宝宝。当宝宝做了这些好的行为时,父母要 给予一定的鼓励。给新爸新妈的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范围的扩大,宝宝的 模仿行为不再**于父母身上,自然界的动植物、影 视剧中的人物都是模仿对象。模仿对象多了,由此带 来的问题也会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心理很不 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往往分辨不清哪些行为值得 模仿,哪些行为不值得模仿。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 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 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 父母要支持宝宝好的模仿行为,并给予表扬和奖 励;对于宝宝的**模仿行为,要坚决制止,否则, 会导致宝宝正确模仿意识的丧失,进而产生一些** 的心理。 积极鼓励宝宝进行模仿 端端看到爸爸用手机打电话,立即来了兴趣,不 等爸爸打完电话就抢了过来。放在耳边学着爸爸的样 子,一边走一边说,“喂!……你好……”叽里咕噜 不知说了些啥,谁都没听清楚,但*后两个字**清 楚“再见”!看到宝宝模仿得有板有眼,爸爸很高兴 ,第二天就买了一部玩具电话,端端果然爱不释手, 沉浸在玩的乐趣当中。 小宝宝*大部分的学习都是来源于模仿,只有有 了一定的模仿能力,才可能把看到的、听到的转化为 自己的东西。所以,当宝宝学会模仿一种行为后,父 母应该及时奖励一下,并且在必要时提供帮助。比如 ,给宝宝一些有助于模仿的玩具,给宝宝的模仿行为 提供良好的环境等。这样,父母的鼓励便成了宝宝努 力的一种激励,久而久之,宝宝就会逐渐地独立起来 了。 2.引导宝宝良性的模仿行为 窗前挂着一个风铃,稍微有风吹动就会发出优美 的声音。菁菁**喜欢听,而且喜欢学着发出同样的 声音。有时候风铃不响的时候,菁菁叉想听风铃声, 就拉来一把小椅子,站在上面伸手去够。妈妈看到了 这一暮吓得心惊肉跳,严厉批评了她。此后,风铃就 挂在了宝宝伸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够到。 宝宝的模仿行为常常会有一些超出本身的支配范 围,有的行为**危险。这时,父母一定要告诉宝宝 ,让宝宝知道什么行为可以模仿,什么行为不可以模 仿。对于一些有危险的行为要坚决去制止。与此同时 ,父母要给宝宝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宝宝的模仿行 为走向有利的方向。 此如,**宝宝使用的小书包、小电话,宝宝专 用的小水杯、小厨具等,这些都有利于宝宝身心健康 的发展。 3.冷却法杜*宝宝**行为 畅畅不知道何时学会了抽烟,平时用筷子去模仿 ,或者吸管之类的东西,就放到嘴巴前,还配合着吸 气动作,那“抽烟”的神态**逼真。爸爸意识到这 种做法不能鼓励,于是,再次看到畅畅学“抽烟”时 就故意把脸别开,大声地说:“畅畅‘抽烟’不是好 宝宝!爸爸妈妈不看不看!”渐渐地,宝宝觉得自己的 行为得不到肯定、欣赏,于是就少了。 对于宝宝的模仿,父母如果一味地纵容就会铸成 大错。有的**模仿行为一旦成了习惯,就难以纠正 ,到了那时后悔可能就有点迟了。如果你希望宝宝总 是把“谢谢”和“请”挂在嘴边,那么你必须自己先 这样做,自己经常说这些礼貌用语才行。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