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江海寄余生--苏轼词传/知秋书系
作者简介
孟康,浙江余姚人,80后知性自由作者,有豪爽恣意之气。从小浸淫诗词歌赋,写作风格百变,可信手拈来,别具一格。
内容简介
1.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 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 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那年那*是唐朝,那君那人是玄宗。 时唐明皇在花萼楼,恰逢外使觐见,奉献颇丰, 遂命贴身太监从贡物中取珍珠一斛,悄悄给梅妃送去 。一斛者,十斗也。这位“尤知音律”的“梨园鼻祖 ”,同时命乐府官用新声谱曲,名“一斛珠”。该词 牌名由此便传了开来。 梅妃者何人?梅妃不姓梅,而姓江,名采苹,开 元年间被选人大唐后宫。妃淡妆明秀,慧敏能文,又 性喜梅,于是唐玄宗赐名“梅妃”,*爱有加。很合 情合理、合乎剧情发展的是,梅妃遭杨玉环妒忌,被 迫迁居上阳东宫。玄宗思念梅妃,在夜里灭烛召见, 被杨妃发觉,引起风波。之后乃有上述“一斛珠”的 典故。结果如何?梅妃并不领情,写诗答道:“柳叶 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冼,何 必珍珠慰寂寥。”珍珠乃是无情物,怎慰朝朝暮暮心 ? 这是宋人传奇小说中记载的故事,未必全真,也 未必全假。苏轼这阕《一斛珠》,乃是同样不真不假 却有情有义有韵味的妙品。 情之于诗词,就像茶之于水,不可或缺,但难以 捉摸。诗词中的情,往往难以确指,于是就难坏了各 朝各代有考据癖的索隐派,大家各执一词,各有其理 ,却难定于一。以这首《一斛珠》为例,有人认为苏 轼是追忆旧友,有人认为是怀念新婚妻子王弗。为故 事的美丽起见,从后解。 这年(宋仁宗嘉祜元年,即1056),二十一岁的苏 轼与父苏洵、弟苏辙一同离蜀赴京赶考,过关中,至 洛阳时正当(闰)三月,乃暮春时节。 垂杨生绿,已可成荫,半掩红楼,摇曳参差。小 池清浅,波纹如篆,如斯美景,谁人顾盼?景动人心 ,瞬息万里,他年他月,烛下花前。不醉美酒醉离歌 ,何时执手再重说?**已散情不散,他*寻芳君为 伴。此情此景谁可拟,斜阳一半西楼燕。 两年前,苏轼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成婚,当 时苏轼十九岁,王弗十六岁。这桩婚姻当然是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为什么要结婚这么早?其中有父母的 深远之虑。苏轼、苏辙兄弟快到二十岁的时候,家里 就筹备让他们进京赶考了。可赶考之前,要把婚姻大 事解决了。因为他们若是未婚进京,并且一考而中, 就有可能要娶外地老婆了。 北宋年间有一种求婚习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 富商,每年都眼巴巴地等着考试出榜,榜单一下,便 立即向新得功名的未婚举子提亲。所以科举考试的季 节,就是婚姻大事活跃进行的季节。作为父母的苏洵 夫妇,觉得让儿子娶个本地姑娘,知根知底,要比迎 娶哪个不了解的京都富商千金要好得多。于是就有了 苏轼与王弗的婚姻,以及第二年苏辙和另一位本地姑 娘的婚姻。 父母之命,未必全错;媒妁之言,未必不美。先 婚姻后爱情,亦可成为一种美丽与浪漫,甚至*有可 能化成朝朝暮暮的陪伴、年年岁岁的依念、生生死死 的爱恋。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