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行为学(为什么主流的不再受市场喜爱)
作者简介
詹姆斯·哈金,牛津大学教授,路透研究所访问学者及圣安东尼学院**客座教授,社会趋势观察家,定期为《金融时报》《卫报》《经济学人》《时代》《新闻周刊》等世界**媒体撰写专栏,也为BBC、CNN和**R等主持访谈节目或做评论嘉宾。
内容简介
不久,其他小商店店主发现在这件事上他们束手 无策,因为许多街道和小城镇里只容得下一间综合杂 货商店,如果伍尔沃斯动作快一点,就可以形成产业 垄断。 弗兰克.伍尔沃斯在个人生活中似乎也采取了许 多类似的办法。他是个蛮横的享乐主义者,以大胃口 闻名,在他的公寓中存留着各式令人印象深刻的食物 ——从龙虾到香蕉的一切食物——以备他随时享用。 据说在去巴黎观光的时候,伍尔沃斯曾租下整幢巴黎 人酒店8并且包了这个城市所有的****。 弗兰克.伍尔沃斯的“挑选n混合”的购物方式 和他提供多种多样商品的理念并不是*所有人欢迎的 ,比如被伍尔沃斯抢走买卖以及被伍尔沃斯的嚣张气 焰激怒的本地生意人。伍尔沃斯这个多样化的商店不 停地改变着人们购物的方式,尽管它的零售策略、低 廉的价格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是做法十分庸 俗。根据当时一位记者提供的消息,伍尔沃斯的目的 是提供所谓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却给自己的文具 贴上第五大道。的标签,并把香水命名为“巴黎之夜 ”。 到了1900年,弗兰克·伍尔沃斯在美国各大城市 已经拥有54家商店,不久,他开始在海外寻找商机。 “我相信,”伍尔沃斯在定期拜访英国后的*记中写 道,“那么好的几分钱和6便士商店,由一个真正的 美国入经营,将会在这里产生轰动效果。” **家英国**市场于1909年由伍尔沃斯在利物 浦开设,在它的**批零售店,3便士和6便士成为店 内商品的固定价格。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间, 伍尔沃斯开始兴旺,也是在那个时候,许多引人注目 的艺术装饰商店建成了。在30年代早期,伍尔沃斯每 隔17天就开一家新的英国分店,它的顾客的购买力呈 现出的数据往往令人难以置信。截止1930年,伍尔沃 斯商店销售的铅笔连起来有4000英里。20年后,他们 的重心转移到销售“值得咀嚼”的口香糖,每年可以 销售2.5亿磅。接着在60年代到70年代伍尔沃斯持续 大肆扩张,不时买下竞争者的商店,到了1979年,F .w.伍尔沃斯成为世界上*大的百货公司。 但此后不久,伍尔沃斯就开始走下坡路。在80年 代,伍尔沃斯曾经忠实的顾客开始转移到大型购物中 心或者超市购物,比如沃尔玛、好市多伯、乐购,还 有英国的阿斯达”,这些百货商店就像雨后春笋一般 在城镇郊区和市中心出现。这时,伍尔沃斯的商品相 比其他的超市显得有限而且令人腻味。当这些超市从 卖食物这一核心业务扩大到卖所有商品的时候,伍尔 沃斯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在沃尔玛,顾客可以买到所有他们需要的食物, 在这个大商场中漫步一圈,他们一定可以找到其他想 要的东西。或者,他们也可以淘宝,在浩瀚虚拟的网 上商城购物。还有一些顾客虽然依旧钟情在高街购买 商品,但他们*倾向于有大幅打折的新开张的商场, 比如借用了“以相同固定的价格销售所有东西”这一 伍尔沃斯创意的一磅店或者多来店。而伍尔沃斯,便 不再拥有足够多的客流量。 P7-P8
★2015年商业阅读**,《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卫报》《经济学人》《时代》等**财经媒体罕见地一致给予高度好评的商业新理论。
★切中当下中国商业命题,为火热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以及中国式众筹等社交商务新趋势带来了系统的理论支撑。
★*新修订版中文简体书**授权中国,畅销英国、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18个**和地区,2014年荣登**诚品和博客来五星级畅销书榜。
★经济学大师阿马蒂亚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引爆点》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免费》《长尾理论》作者)**。
★本书极具启发性,牛津学者、路透新闻研究院及圣安东尼学院**客座教授,站在**商业观察*前沿,预言了未来十年*重要的商业新动向——小众崛起。
★有详尽、全面而生动的案例分享,解读了从企鹅图书到星巴克再到***竞选团队获胜的利基秘密,以小众行为的视角阐述新经济模式可以带来的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