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技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探索微观五十秋--微生物研究回忆录(精)
ISBN: 9787511635570
二、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学习 (1950—1954年) 1950年8月,我离开大连卫生研究所到北京农业 大学报到。当时农大校址在北京西郊的罗道庄,校 门上有“北京大学农学院”石刻名牌。到校后才知 :原来北京农业大学是由原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 大学农学院和解放区华北大学农学院三个院校经院 系调整后合并而成,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学习就相当 于同时接受了北大、清华两所知名学府的教育。这 是我进校前所不曾知道的。 在北京农大土壤农化系学习时,专业课以土壤 学、肥料学和农业化学为主,只有一门微生物学课 程;其中除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外,主要讲微生物对 自然界和土壤中生命元素物质循环的作用。我从课 程和自学书籍中得知,生命元素中氮素循环和微生 物有特别密切关系。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而 蛋白质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然而,自然界 中氮素是以气态(N2)存在,大气中虽有丰富氮气 (含80%),但生物包括动植物都不能直接吸收利 用氮气转化成蛋白质。在自然界中,只有一类特殊 细菌——固氮菌类才能将氮气转化固定成蛋白质或 含氮化合物供动植物吸收,因而生物才得以生存、 繁衍和进化。因此,在地球形成初期荒漠岩石上, 只有固氮菌类的先期生物类物种生活,才能为后来 的一切生物开拓创造生活的物质基础,因而这些菌 类正是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开路先锋”。 有了以上知识,我对固氮菌类在自然界氮素循 环和生物进化中的神奇而伟大的先锋作用十分着迷 ,产生了今后要深入研究细菌固氮作用的愿望。我 认为这是比学工、学医更值得我毕生为之奉献和奋 斗的事业,为我此后一生从事土壤微生物学和生物 固氮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当然,在北京农大学习 的四年,更多的是理论和基础,还谈不上研究。 由于我有一段卫生研究工作经验和对土壤微生 物的基本知识,在农大学习时即被选为班上微生物 学课代表,后又被选为班学习委员和校学生会学习 委员,可以说在大学时即是班上和校内学生会干部 。此外,大学期间我即开始写科普文章和翻译俄文 作品,大学二年级时写了科普文“土壤耕作和保墒 防旱”在《大众农业》(1952年)上发表。此后, 连续翻译了大量有关当时苏联土壤学研究进展和全 苏土壤学年会文件,并在《土壤学报》上发表,以 致有读者来信误认为我是教授而称我为“先生”, 这在当时大学生中是少有的。 三、到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54年8月) 1954年8月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我被分派到 北京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农业科 学院)土化系工作。大概是我在农大学习时成绩比 较突出,同班大部分同学被分派到河北和山西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