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特别有禅
作者简介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因讲课风格幽默生动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魏晋名士之风,爱好围棋与茶酒。 骆玉明认为禅是一种富于智慧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禅超越琐碎的日常,获得内心的平静。 我们说禅,主要是说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通过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归根结底,禅相信生命有一种完美的可能,并要使之在生活中获得实现。——骆玉明
内容简介
《诗里特别有禅》(代序:从诗走进禅,一路好风光) 平日教书或者和朋友聊天,谈到中国的文学与历史,经常说到禅,也经常被问起:到底什么是禅?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古代禅师对此会给出很奇怪的答案,譬如“一寸龟毛重七斤”,或者索性给你当头一棒。他们认为禅不可说,不能用文字来定义。他们所说的种种奇怪的话,都不过是个由头,是一种引导的方式。 现在谈禅的书也很多,但要么只是把它当作思想史的材料,要么说得很玄奥,让人觉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禅是那么深奥玄虚而难以把握的东西吗? 其实不然。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 禅远看似乎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但真的走进去,它却平平实实、真真切切。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从具体的人生体验来感悟禅的佳作。诗和禅一样,不依赖逻辑分析,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这里面每有象征或启示,你细心地体会它,就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 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这里面都有禅意。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和快乐。 当然并不是好诗就有禅,禅有它的特别之处。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了解下什么样的诗里有禅。 魏晋诗人阮籍常常驾车外出,走到无路可走,便恸哭而返。这一行为留下的词语,叫作“穷途恸哭”。他的诗常常表现这种人生困顿的焦虑,比如“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穷途恸哭”不是禅,它是用一种固执的态度看待人和世界的对立,在这种对立中感受到生命遭受外力压迫的紧张。阮籍改变了中国的诗歌传统,使它的内涵变得沉重,但这样的诗不合于禅意。 同样以行路象征人生,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以更多的愉悦,让人对生活抱有信心:在看似无路的地方,可能有一片新的天地出现,只要能够坚持,希望总是有的。 但这也不是禅。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单线的变化,是对预期目标的等待。人生的道路受各种不可知因素的影响,预期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如果“山重水复”之后并非“柳暗花明”,又会怎样呢?是不是仍旧回到“穷途恸哭”? 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禅。 沿着山溪走到了水的尽头,但这仅仅是水的尽头。你倘若并不曾预设一个固定的目标,就会看到世界充满着奇妙的变化。在远处的山谷,在跟你走过的路毫不相干的地方,云渐渐涌起,升向高敞的天空,景象如此动人,视野无比广阔。 如果你在“ 水穷处”沮丧不已,心境闭塞,就看不到“ 云起时”。 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却牵涉禅学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和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 在本书中,我们将解读和欣赏一系列体现禅理和禅趣的诗篇;同时我们也以此为中心线索,谈说禅的人物、禅的知识和禅的历史。 禅不可说,但可以借诗来谈。 ?焦虑时读读这些古诗,用禅意让烦恼消失! ?豆瓣8.8高分!曾获新华网2013年度影响力图书,多次入选学习强国“每日一读”! ?复旦知名教授骆玉明开讲诗词与禅——禅不好讲,但可以借诗来谈;禅不是人人能讲,但骆老师可以! ?特别收录发行十年修订小记 | 出版十年间,使无数年轻人重拾生活的勇气,对抗日常的烦恼! ?全彩古画插图,胶版纸印刷 | 配有30幅名家画作,全彩再现禅意诗词氛围!胶版纸印刷,平滑洁白! ?经典就读三个圈,导读解读样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