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孩子谈幸福

哲学家与孩子谈幸福
作者: [荷兰] 斯汀娜·彦森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哲学家与孩子谈幸福
ISBN: 9787553523958

作者简介

斯汀娜·彦森(Stine Jensen):荷兰女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曾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理论,获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奈梅亨大学任教并从事写作、兼任荷兰主流报纸《新鹿特丹商务日报》的文学评论员。 译者简介 蒋佳惠: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文学系,曾任中国传媒大学荷兰语、荷兰文学讲师,格罗宁根孔子学院院长。已出版多部荷兰语译著。

内容简介

1,幸福是怎么在你休 内运转的? 幸福的时候,你有什 么样的感觉? 你的身体会发生哪些 变化? 每个人在感到幸福的 时候,感觉也许会有所不 同。有时候,当你感到幸 福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 像是飘了起来。你扬起嘴 角、眨眨眼睛,一切都水 到渠成。如果你很幸福, 就会兴高采烈、欢呼雀跃 、喜上眉梢。 恰恰相反,不幸的人 会感到沉重。他们会低垂 肩膀、耷拉脑袋、嘴角下 垂。所有这一切都消耗更 多精力。你会感到情绪低 落,或者说是颓废。 幸福是向上的,不幸 是向下的。尽管幸福是内 心的感受,可是,有些时 候,我们依然能从别人的 脸上看出他们幸不幸福。 不幸的人往往比幸福的人 走得更慢,两眼盯着地面 。幸福的人走起路来昂首 挺胸,两眼炯炯有神。 其实,还有另一个小 窍门。你的身体可以把你 的大脑耍得团团转。 当你感觉糟透了的时 候,你可以努力微笑,也 可以尝试挺直腰杆走路, 而不是弯腰驼背。有时候 ,你自然而然就会开心起 来了。我们的身体可以通 过这种方式糊弄我们的大 脑。试试看吧! 说到我们的幸福感, 它与我们身体里的物质有 着很大关联。研究人员认 为,主宰我们幸福感的荷 尔蒙(又称激素),总共 有四种——多巴胺、内啡 肽、血清素和催产素。 多巴胺是送给大脑的 奖赏。如果一个人设定了 目标,并且实现了这些目 标,就会感到十分满足。 这是多巴胺得到释放的缘 故。它也会激发我们尝试 新鲜事物的积极性。举个 例子,你正在学习12的乘 法口诀或者练习一首很难 的钢琴曲,突然间,你开 窍了,于是你会感到十分 幸福。这就是多巴胺。所 有你喜欢做的事情,例如 吃冰激凌、赢得比赛、喝 最爱的饮料……这些都有 利于多巴胺的释放。 第二种幸福物质叫做 内啡肽。当人们进行包括 体育运动在内的体力活动 时,这类物质就被释放出 来了。它能抑制疼痛,还 能带给你无穷的幸福感。 就拿每天跑步的人来说, 他们的身体里就会分泌这 种物质。他们甚至有可能 迷恋上这种感觉,从而对 体育运动上瘾。运动使人 幸福,这个说法也在喜欢 跳舞的人身上得到了印证 。只要你别在跳舞的时候 纠结自己跳得够不够好这 个问题,那么你往往就会 跳得很快乐。要不然,跳 舞就会少了几分自由,也 少了几分快乐。 跳舞能给人带来幸福 吗? 体育运动呢? 第三个是血清素。它 是大脑里的一种物质。与 情绪有着很大的关联。负 责驱赶抑郁或者其他的焦 虑感受。晒太阳就有利于 这种物质的分泌。 有些人一遇到寒冷或 者阴雨绵绵的日子就会变 得郁郁寡欢,一见到太阳 就欢呼雀跃。每到那时, 他们的血清素水平就会增 高。有些人会吃一些药, 让自己觉得幸福。这些药 能给你的大脑送上额外的 血清素,一时间,你的感 觉好极了,就像是遇见了 爱情,恨不得翩翩起舞, 拥抱每一个人。有了血清 素,你会觉得飘飘然。可 是,因为你把库存用完了 ,所以,等到第二天药效 过去之后,你就会觉得非 常难受,摸不着头脑。人 类尝试通过药和食物让自 己变得更加幸福:只要吃 了这个、那个,或者把这 几种药混在一起使用,你 就会感到更加幸福。我常 常想,吃块巧克力就能看 出效果啦。我只要一想到 巧克力就觉得开心,它是 在我感到不幸时带给我安 慰的一剂良药。每到这种 时候,我就会善待自己, 喝一杯热饮,再来一块巧 克力。还有一些药,能在 你感到十分恐惧或者过分 忧虑的时候,压制你的不 幸感。它们被称作抗抑郁 剂,同样以血清素为原理 。它们降低不幸的感受, 确保你的库存不会被消耗 殆尽。在丹麦,人们也将 它们称作“幸福丸”。这并 不意味着只要吃上一粒, 所有的烦恼全都被抛到脑 后了。有些人是因为自己 体内所分泌的血清素太少 了而变得抑郁,有些人则 是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才 愁容满面。谈心也是一个 解决办法,或者也可以采 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的方式。 P12-15 ◎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探讨深刻的人生问题 ◎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幸福哲学书,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 ◎一本大人、小孩都能读懂的幸福之书 以8个关于“幸福”的问题为线索,引导孩子逐步深入探寻“什么是幸福”的答案。从幸福感的生理机制到幸福的衡量标准,再到幸福产生的基础、应对不幸的方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与外貌等外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涵盖了多个思考的维度,让小读者关注到意想不到的层面,对于“幸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内容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非空泛的鸡汤文。作者将亚里士多德、叔本华等著名哲学家的观点、当代学者对于幸福的研究成果,与当下的典型生活实例相结合,将幸福的讨论落到真实生活中,帮助读者反观、审视自身,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幸福观。 作者与儿童互动能让小读者了解同龄人的想法,启发对于自己生活的思考。在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段作者与孩子的访谈,她向这些孩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幸福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真诚而可爱,令人意外地还颇有见地。小读者可以从同龄人的想法中获得灵感,换个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遭遇。 创意十足的幸福小贴士给读者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收获小小的幸福。作者提供的幸福小贴士,富有创意,充满了爱,比如每天给别人一个拥抱,写下100件幸福的小事等,这些方法让幸福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可以去实际获得或靠近的美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