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6.55
折扣购买: 跟孩子好好谈谈钱
ISBN: 9787564090777
"曹振焕 韩国财务咨询师,希望家庭经济研究所所长。他已经为600多个家庭提供了财务咨询服务和理财指导。为了不让普通市民及部分中产阶级在金融活动中受骗上当,他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分析金融商品的优缺点,并进行讲座和演讲活动,全力传播真正的经济知识。他还是《事实杂志》、《FP杂志》等刊物经济板块的专栏作家,著有《你知道的9个错误金融知识》。"
要学的不是经济学知识,而是与钱相关的知识 我在大学里的专业并不是经济学,而且,由于这 个科目太难,在一些与经济学有关的选修课上我也表 现不佳。就是在对经济学如此不熟悉的背景之下,我 开始了我的社会生活。进入社会之后,我碰到的第一 个经济抉择便是“应该如何使用第一个月的工资”。 因为找不到可问的人,所以,那时,我有点手足无措 。 于是,我便像那个年代大部分像我这种年龄的人 那样,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全数交给母亲。收到我 的工资后,母亲找到了附近银行一位认识很久且关系 很好的职员,并在他的建议下把钱存了起来。当时, 我对这件事也没太上心。 一天,我们家收到了一份名为“国民退休金加入 申请书”的文件。说实话,由于我一直对国民退休金 不太了解,所以也没太在意。一直以来都特别信赖银 行和金融机构的母亲跟我一样,对国民退休金也是一 知半解。 于是,她又去找那位银行职员咨询。那位职员亲 切地跟我母亲说道,由于国民退休金存在一定的风险 ,把钱投进去以后,日后有可能收不回来。而且,要 是投放金额过少,日后即便拿回钱了,那些钱也不会 太多。我母亲听了那位银行职员的说明后,深信不疑 。于是,她没有把工资放到国民退休金计划中,而是 选择了一家保险公司。 要是当时我母亲选择把工资放到国民退休金计划 中会怎样呢?跟那位银行职员所说的不同,或许我母 亲能够收获比投入金额更高的退休金。保险公司的退 休金商品,不论在利率或者费用上都比不上国民退休 金计划。 因此,这些保险公司的退休金商品仅仅是用来完 善国民退休金计划的工具而已。可我母亲当时就是听 信了那位银行职员的话,所以我们家也就与国民退休 金计划的好处无缘了。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位国民退休金计划受益 者的亲身经历。 “我记得,我们国家最初开展国民退休金计划是 在1988年。那时,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每个月都要 从工资里掏出一定的钱投放在计划中。因此,真正加 入到计划中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那时,我觉得要是加入到计划中的话,便可以一 生享有国家的保障。正是出于这个想法,我从那时开 始每个月向这个计划支付7500韩元。就这样过了17年 ,负责国民退休金计划的机构联系了我,告诉我可以 申请领取自己的国民退休金了。在申请后数日,我便 得知自己以后每个月能够得到43万韩元的退休金。 如今,我真的很想把这件事告诉身边的人。在这 17年里,我投放在计划里的金额不足1000万韩元,可 是如今我从计划那里得到的金额却超过了1300万韩元 。尽管物价每年都在涨,我的生活依旧很幸福。有了 这个计划,我退休之后可算是衣食无忧了。”(首尔 江东区南尚心老奶奶的事例/选自关于国民退休金计 划的资料。) 时至今日,我并不后悔自己没有在大学时学好经 济学。相反,我却在思考,为什么大学里没有把一些 基础性的金融知识教给我们。且不说那些复杂的供求 曲线,就连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没有教。我想,要是拥 有了这些常识,我在听到银行职员的话时就能够马上 发现他的错误了。对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来说,这 些基本的金融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即便是我在金融圈工作期间,也多次发现自己的 经济知识有不够用的时候。为此,我经常会阅读一些 经济类的书籍以及去参加一些与经济相关的研讨会或 者讲座,以丰富自己的经济知识。 虽说我在大学里没怎么认真学习经济学,但是, 那时的我实在感觉到自己经济知识的不足,于是,便 通过书籍以及影像资料学到了很多基础性的经济知识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却意外地发现学起来比在大 学期间更加系统。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年代,我们 实在有太多的途径去获取知识了。 因此,我们大可把“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一些 大人们也很难理解的经济学理论”这样的想法给摒弃 掉。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