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上的诗流:外国诗的一种读法

地平线上的诗流:外国诗的一种读法
作者: 娥娥李 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76.00
折扣价: 49.40
折扣购买: 地平线上的诗流:外国诗的一种读法
ISBN: 9787559846549

作者简介

娥娥李,本名李红娥,诗人,祖籍江西永修。已出版诗集《我要照顾我的黑》。近年在网络上开设的中外诗歌点评推荐专栏,以优美的文字和独到的视角引起关注。现居苏州。

内容简介

豹 ——在巴黎植物园 [奥]里尔克 冯至译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 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 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 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 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 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 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 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 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1903年 多次读到里尔克《豹—— 在巴黎植物园》这首诗,我 并没有因为次数递增而缓释 了初次见到的感受:某些不 可思议的寂寥缠绕在我的脑 海,我感到皮肉阵阵紧张, 呼吸愈发急促。似乎我以豹 的身份进入了一个长长的时 光隧道,走不完的前路;不 消出生,无须死亡;时间静 止不动,生命没有脉象;只 有“疲倦”和“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 宙”。 之后,交替出现在同一 物体上的一组用以对比的形 象跃然眼前——“强韧的脚 步”与“柔软的步容”,一个 实体与一个附体,一种外象 与一种具在。几无泛滥情绪 的语词,屏息专注,在逐渐 缩小的空问“仿佛力之舞围 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 个伟大的意志昏眩”。事件 没有回旋,将如此循环下去 。 继而不免发问,这是怎 样的昏眩?那伟大的意志又 是什么? 在坚固的事态面前,内 心的意志难道除却屈从就没 有别的路径吗?或许这就是 里尔克擅长表述的弥散在空 气中的无能放弃又必须释然 的精神枷锁——心在呼喊自 由、自由、自由,随之而来 的却是空洞的低语——被禁 锢之后无声的寂寥、无声的 寂寥后世界不曾回想…… 接着是两组类似于递进 的对照:“眼帘无声地撩起” 与“四肢紧张的静寂”;“于 是有一幅图像浸入”与“在心 中化为乌有”。我不会定义 漠然是人们反抗的至高形式 ,但肯定它足够抽象。“只 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来回 以深深塌陷于时光之流的一 个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疑 问。整首诗不断累积和集中 力量,又引而不发产生热感 ,疑问里满是“紧张的静寂” 。我眼神缓慢地撩起,世界 冲击而来,极速现出一番景 象。铁栏外平庸、杀戮,许 是一无是处,莫如让悸动的 念想“在心中化为乌有”。 好的诗歌会使人产生震 颤灵魂的高峰体验,这是一 种难以言喻的感受:它通常 会到达山峰的一定高度(人 对于诗的认识不太可能全面 、透彻,诗的整体不会被完 全观摩),虽无法像性爱的 高潮抵达顶峰、雷霆万钧— —自然就避免了与之相随的 倾泻而下和怠惰之感,却能 够仰望峰顶,甚至触手可及 。 也许暗自神伤,兴许展 吾骥足。尤其是作为诗人的 我,朝向令人叹为观止的诗 的奥林匹斯,对着难以望其 项背的诗的珠穆朗玛。但我 不会呼喊出来,我将用文字 和记忆深深地保留所有独特 、微妙而持续的感悟和印象 ,直至被新的诗情覆盖或替 代,仿佛我再一次成为豹, 即便囚禁在巴黎植物园。我 没写“被”或“被他人”囚禁, 因为某种意义上,存在乃多 重选择和各种可能性交互的 结果(这首诗名若引申到人 实属一道深意潜藏的题)。 囚禁有时纯粹是自我囚禁。 秋日 [奥]里尔克 冯至译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 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 ,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 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 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 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 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 纷飞。 1902,巴黎 P2-5 娥娥李作为一个诗人,她对诗歌的热爱是无须怀疑的。“把自己喜欢的诗分享给爱诗的人”,这便是她写诗评的初衷。本书精选六十多首优秀外国现代诗歌进行解读,以真诚又率性的文字,分享好诗。 1.本书所选诗歌均为著名外国诗人的经典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阅读与赏析价值。 2.本书语言简明朴素,分析层层递进,是外国诗歌入门与导读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