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盛宴

美学的盛宴
作者: 蔡元培|编者:高敬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美学的盛宴
ISBN: 9787510465680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内容简介

美育代宗教 有的人常把美育和美术混在一起,自然美育和美 术是有关系的,但这两者范围不同,只有美育可以代 宗教,美术不能代宗教,我们不要把这一点误会了。 就视觉方面而言,美术包括建筑、雕刻、图画三种, 就听觉方面而言,包括音乐。在现在学校里,像图画 、音乐这几门功课都很注意,这是美术的范围。至于 美育的范围要比美术大得多,包括一切音乐、文学、 戏院、电影、公园、小小园林的布置、繁华的都市( 例如上海)、幽静的乡村(例如龙华),等等,此外 ,如个人的举动(例如六朝人的尚清谈)、社会的组 织、学术团体、山水的利用,以及其他种种的社会现 状,都是美育。美育是广义的,而美术则意义太狭。 美术是活动的,譬如中学生的美术就和小学生的不同 ,那一种程度的人,就有那一种的美术;民族文化到 了什么程度就产生什么程度的美术。美术有时也会引 起不好的思想,所以国家裁制便不用美术。 我为什么想到以美育代宗教呢?因为现在一般人 多是抱着主观的态度来研究宗教,其结果,反对或者 是拥护,纷纭聚讼,闹不清楚。我们应当从客观方面 去研究宗教。不论宗教的派别怎样的不同,在最初的 时候,宗教完全是教育,因为那时没有像现在那样为 教育而设的特殊机关,譬如基督教青年会讲智、德、 体三育,这就是教育。 初民时代没有科学,一切人类不易知道的事全赖 宗教去代为解释。初民对于山、海、光,以及天雨、 天晴等等的自然界现象,很是惊异,觉得这些现象的 发生,总有一个缘故在里面。但是什么人去解释呢? 又譬如星是什么,太阳是什么,月亮是什么,世界什 么时候起始,为什么有这世界,为什么有人类这许多 问题。现在社会人事繁复,生活太复杂,人类一天到 晚,忙忙碌碌,没有工夫去研究这些问题;但我们的 祖宗生活却很简单,除了打猎外,便没有什么事,于 是就有摩西把这些问题作了一番有系统的解答,把生 前是一种怎样情形,死后又是一种怎样情形,世界没 有起始以前是怎样,世界将来的究竟又是怎样,统统 都解释了出来。为什么会有日蚀、月蚀那种自然的现 象呢?说是日或月给动物吞食了去。在《创世纪》里 ,说人类是上帝于一天之内造出来的,世界也是上帝 造出来的,而且可吃的东西都有。经过这样一番解释 之后,初民的求知欲就满足了。这是说到宗教和智育 的关系。 从小学教科书里直到大学教科书里,有人 讲给我们听,说人不可做怎样怎样不好的事,这是从 消极说法;更从积极方面,说人应该做怎样怎样的人 ,这就是德育。譬如摩西的十诫也说了许多人“可以 ”怎样和“不可以”怎样的话,无论那一种的宗教总 是讲规矩,讲爱人爱友,爱敌如友,讲怎样做人的模 范,现在的德育也是讲人和人如何往来,人如何对待 人,这是说到宗教和德育的关系。 宗教有跪拜和其他种种繁重的仪式,有的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