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第2版计算机系列教材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第2版计算机系列教材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作者: 编者:肖汉|责编:张瑞庆//战晓雷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79.90
折扣价: 63.92
折扣购买: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第2版计算机系列教材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59078

作者简介

\"教授,博士,郑州师范学院高效能计算实验室主任,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地方高校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科技创新骨干,郑州地方高校特聘高层次人才。曾赴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等访学。近期发表学术论文51篇,其中被SCI、E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8篇次。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38项。获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41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各1部,获国家软件著作权7项。 \"

内容简介

第3章可行性研究 任何一个新项目被提出后,首先都要进行项目论证 ,软件项目也如此。项目论证就是对要开发的项目在技 术、管理、经济、操作和法律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综合 分析,从而避免软件开发中可能出现的人力、物力、财 力和时间的过多消耗,最后提交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为项目的立项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所以对软件项目进 行可行性分析是软件开发前的必要步骤。 开发一个软件,首先应该评价开发这个软件的可行 性。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开发。 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区别在于: 可行性研究决定 “做还是不做”,需求分析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 可行性研究对于大型项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的 可行性研究要持续很长时间,花费占总工程成本的5%~ 10%,但它是降低软件开发风险、避免开发失败的有效 途径。 3.1问题定义与任务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 否值得去解决。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比较几种主要的 可能解法的利弊,进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 现实,系统完成后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 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 大大简化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也就是在较高的层次 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可行性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 建议。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分析员应该建议停止这 项开发工程,以避免时间、资源、人力和金钱的浪费; 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但现在的条件还不充分,则暂缓 开发;如果问题值得解决,分析员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 解决方案,并且为开发工程制定初步的计划。 可行性研究首先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 。在问题定义阶段要初步确定规模和目标。如果对目标 系统有任何约束和限制,就必须清楚地把它们列举出来 。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客户的要求及现实 环境,从经济、技术和社会因素3方面研究并论证软件 项目的可行性,为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选择可能的解决 方案。 1. 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是指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开发出具有最佳 经济效益的软件产品,主要进行投资和效益分析。 对大多数系统而言,经济可行性通常是考虑的基础 ,一般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上的合理性包括 很多方面,如成本效益分析、长期的总体经营策略、 对其他获利中心或获利产品的影响、开发工作所需资源 的购置费用以及潜在的市场等。经济效益指应用软件系 统后能够为用户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质量等。它是可以通过直接的或统计的方法计算的 本书是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的《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的升级版,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工程项目经验。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充分活力和具有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在软件工程中,通过实施项目管理(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才能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软件工程既定的目标。本书主要介绍软件开发技术、软件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全书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软件工程的常用方法介绍,突出可操作性,内容精练,重点突出,概念清楚,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