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小百科/国学小百科书系

谜语小百科/国学小百科书系
作者: 黎孟德
出版社: 巴蜀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20.50
折扣购买: 谜语小百科/国学小百科书系
ISBN: 978755311109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灯谜常识 谜的历史 先秦时期的谜语 猜谜是一项健康有益而又饶有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 千百年来,一直*到我国和世界人民群众的喜爱,直到今 天,它仍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高尚娱乐形式,被广泛 应用于生活、教育、庆典等活动中。 在我国,谜语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早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谜语就已经出现,它 产生的历史,应该还可以追溯得*早。 现在一般认为,*早的谜语是《吴越春秋》上那首《 弹歌》和《周易·归妹·上六》的爻辞。 我们先来看一看《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用简短的八个字,把砍伐竹子,制作弹弓,然后猎取 鸟兽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了。 我们再看一看《周易·归妹·上六》的爻辞: 女承筐,无实;士到羊,无血。 为什么“女承筐”,拿着筐去盛东西,又会“无实” 呢?因为她盛的是剪下来的羊毛,很轻,就像没有东西一 样。为什么“土到羊”,又没有血流出来呢?原来这位牧 人是在剪羊毛。 可以说,这两条资料都已经具备了谜语的一些因素, 比如不直接描述,而是“回互其辞”(《文心雕龙·谐隐 》),即含糊其辞,让人不易一下子猜着。但是,它们又 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谜语,因为它们都缺少谜语**的一 个重要因素。谜语虽然隐晦其词,但一定是要让人猜出结 果的,也就是说,它一定要有一个“谜底”。而《弹歌》 和《周易·归妹·上六》爻辞显然没有这个要求,它们只 是在对两种劳动生产的情况作客观描述,所以,有人称它 们是谜语的“胚胎”。 如果要寻找这个“胚胎”,我们**可以把时间追溯 得*早。 我国文字的产生,大概是在夏、商时期,从现在可以 见到的*早文字甲骨文看,已经具备了后人称之为“六书 ”的六种基本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其中指事和会意都具有“谜”的性质,尤其是会意 字。 比如“采”字,篆书作“采”,上面是个“爪”,也 就是手,下面是个“木”。把手放在木上干什么呢?当然 是采摘果实。 再比如“灾”字,篆书作“□(特殊字体)”。上面 的“^”,是房屋的意思。房子里都是火,当然就是“灾” 了。 再比如“莫(暮)”,篆书作“□(特殊字体)”, 太阳已经落到*中间了,当然就是“莫(暮)”了(“莫 ”是“暮”的本字,“暮”是后起字)。 再比如“牧”字,篆书作“□(特殊字体)”,前面 是一头牛,后面是一只拿着棍子的手,当然就是放牧的意 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