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俘日侨大遣返/1945中国记忆

日俘日侨大遣返/1945中国记忆
作者: 任骏
出版社: 南京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日俘日侨大遣返/1945中国记忆
ISBN: 9787553318899

作者简介

戚厚杰,男,江苏沛县人,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专业领域民国军事史、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屠杀史,出版图书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王晓华,男,民国史专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原在《史学学刊》工作。著作有《民国十大悍将》《台湾光复纪实》《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民国标识》《民国对联中的人与事儿》《黄埔恩怨》《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吃在民国》《远征颂》《汉奸大审判》《塞外雄风--西北军传奇》《百年风俗 变迁》《百年演艺变迁》《百年证券变迁》《决胜神州》《京华名士袁寒云》《民国子午线》《抗战海报》《杏花烟雨--江苏旧影》《民国军服图志》《模范南昌--新生活运动》等。 韩文宁,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馆员,多年从事中华民国史、南京地方史研究。著有:《见证1945:战区大受降》、《见证1945:审判日本战犯》、《蒋家王朝之二:台湾风雨》、《伪府群奸:汪精卫幕府》、《民初四公子》、《秦淮河史话》、《吴地文史学家》等书;主编《玄武名人史话》(明清卷)、《南京山水城林》(副主编)。另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有关民国史文章150多篇。 任骏,男,江苏南京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专业领域为中华民国史和抗日战争史,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出版多本个人专著。 刘晓宁,男,原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副馆长,出版总统府相关著作多部,是该领域资深专家、学者。

内容简介

苏联参战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3 年 11 月 26 日,在古老城市开罗,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和蒋介石不远千里相聚于此,共商反法西斯大业,代表美、英、中三国发表《开罗会议宣言》:三国继续对日作战,直至其无条件投降,剥夺日本自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使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并在一定时间内使朝鲜独立。 1945 年 4 月 5 日,苏联也宣布《苏日中立条约》不再延续。 4 月 11 日,美、英、苏举行雅尔塔会议,美英两国为了换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牺牲中国东北利益为代价对苏联做出让步,斯大林答应在结束欧洲战争 3 个月后对日作战。 就在这个月,年近 80 岁高龄的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出任日本首相,还在声嘶力竭地叫嚣 :“我要请你们,我们国民,以勇敢决然的意志表现出新的战斗力,跨过我的老骨,奋勇前进,以慰皇心。” 5 月 8 日,德国宣布投降。5 月 30 日,日军大本营也预感其失败的命运将近,发布《满鲜方面对苏作战计划要领》,决定放弃四分之三的“满洲”。 日本仍然把希望寄托在苏联身上,企图通过与苏联的斡旋,在对日本较有利的条件下结束战争。6 月 25 日,冲绳被美军完全占领。美国海空军继续对日本本土发动长达数月的猛烈空袭。29 日,天皇除了每天祈祷神灵保佑外,还心存侥幸,亲自出马,致电斯大林,还想任命前首相近卫文 为特使出访苏联。然而,墙倒众人推,这只是日本的一厢情愿,苏联人以时机不适合为由根本不予理睬,看来日本的国运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7 月 10 日,日本进行了“在满在乡军人总动员”,除了战时进行必要的运输的人员,总共动员了 25 万人。关东军从 1943 年 1月到 1945 年 2 月抽调 13 个师团用于南方作战,1945 年 3 月,又抽调 7 个师团用于“本土决战”而在内地贮藏军需。6 至 7 月,日军从中国本土战线抽调 4 个师团归关东军指挥。日本大本营判断苏联参战时间是 1945 年初秋至 1946 年解冻期,并认为苏军主攻方向将是苏联的远东滨海地区,日军的防御重点应在中国东北东部方向。 7 月 26 日,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盟国将继续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经过讨论,公开表示对《波茨坦公告》拒绝接受,“不予理睬,只有完成战争”。 ●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全新经典版,大量珍贵史料、照片,只有翻开历史的细节,才能看到真相 ●畅销50万册的近代史经典全新修订版!讲透近代中国所有问题根源的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