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作家与故乡

缘缘堂随笔/作家与故乡
作者: 丰子恺|编者:陆宗寅|摄影:陆宗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缘缘堂随笔/作家与故乡
ISBN: 9787807680147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清晨六点钟,寒暑表的水银已经爬上九十二度。 我臂上挂着一件今年未曾穿过的夏布长衫,手里提着 行囊,在朝阳照着的河埠上下船,船就沿着运河向火 车站开驶。 这船是我自己雇的。船里备着茶壶、茶杯、西瓜 、薄荷糕、蒲扇和凉枕.都是自己家里拿下来的,同 以前出门写生的时候一样。但我这回下了船,心情非 常不快:一则为了天气很热,前几天清晨八十九度, 正午升到九十九度。今天清晨就九十二度,正午定然 超过百度以上,况且又在逼近太阳的船棚底下。加之 打开行囊就看见一册《论语》,它的封面题着李笠翁 的话,说道人应该在秋、冬、春三季中做事而以夏季 中休息,这话好像在那里讥笑我。二则,这一天我为 了必要的人事而出门,不比以前开“写生画船”的悠 闲。那时正是暮春天气,我雇定一只船,把自己需用 的书籍、器物、衣服、被褥放进船室中,自己坐卧其 闾。听凭船主人摇到哪个市镇靠夜,便上岸去自由写 生,大有“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气概。这回下船时形 式依旧,意义却完全不同。这一次我不是到随便哪里 去写生,我是坐了这船去赶十一点钟的火车。上回坐 船出于自动,这回坐船出于被动。这点心理便在我胸 中作起怪来,似乎觉得船室里的事物件件都不称心了 。然而船窗外的特殊的景象,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从石门湾到崇德之间,十八里运河的两岸,密接 地排列着无数的水车。无数仅穿着一条短裤的农人, 正在那里踏水。我的船在其间行进,好像阅兵式里的 将军。船主人说,前天有人数过,两岸的水车共计七 百五十六架。连日大晴大热,今天水车架数恐又增加 了。我设想从天中望下来,这一段运河大约像一条蜈 蚣,数百只脚都在那里动。我下船的时候心情的郁郁 ,到这时候忽然变成了惊奇。这是天地间的一种伟观 ,这是人与自然的剧战。火一般的太阳赫赫地照着, 猛烈地在那里吸收地面上所有的水;浅浅的河水懒洋 洋地躺着,被太阳越晒越浅。两岸数干百个踏水的人 ,尽量地使用两腿的力量,在那里同太阳争夺这一些 水。太阳升得越高,他们踏得越快:“洛洛洛洛…… ”响个不绝。后来终于戛然停止,人都疲乏而休息了 ;然而太阳似乎并不疲倦,不须休息;在静肃的时候 ,炎威更加猛烈了。 听船人说,水车的架数不止这一些,运河的里面 还有着不少。连续两三个月的大热大旱,田里、浜里 、小河里,都已干燥见底;只有这条运河里还有些水 。但所有的水很浅,大桥的磐石已经露出二三尺;河 埠石下面的桩木也露出一二尺,洗衣汲水的人,蹲在 河埠最下面一块石头上也撩不着水,须得走下到河床 的边上来浣汲。我的船在河的中道独行,尚无阻碍; 逢到和来船交手过的时候,船底常常触着河底,轧轧 地作声。然而农人为田禾求水,舍此以外更没有其他 的源泉。他们在运河边上架水车,把水从运河踏到浜 里;再在浜边上架水车,把水从浜踏到浜里;再在浜 上架水车,把水从浜里踏进田里。所以运河两岸的里 面,还藏着不少的水车。“洛洛洛洛……”之声因远 近而分强弱数种,互相呼应着。这点水仿佛某种公款 ,经过许多人之手,送到国库时所剩已无几了。又好 比某种公文,由上司行到下司,费时很久,费力很多 。因为河水很浅,水车必须竖得很直,方才吸得着水 。我在船中目测那些水车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都在 四十五度以上;河岸特别高的地方,竟达五六十度。 不曾踏过或见过水车的读者,也可想象:这角度越大 ,永爬上来时所经的斜面越峭.即水的分量越重,踏 时所费的力量越多。这水仿佛是从井里吊起来似的。 所以踏这等水车,每架起码三个人。而且一个车水口 上所设水车不止一架。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