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铁道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爱恨北宋
ISBN: 9787113248291
陈桥,一场蓄意的兵变 五代后期,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 撇下了小皇帝柴宗训孤儿寡母。赵匡胤于是趁着幼 主登基的机会,发动了一场兵变。 赵匡胤的兵变可以说是简约而不简单。自梁朝 以来,五代历朝君主都深感唐末的藩镇军阀政治实 在是太糟糕了,十分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从朱温 (梁朝的开国主)开始,大家都有意识地加强中央 军队建设,不断削弱藩镇军力。到了后周的时候, 唐朝末年那种强枝弱干的趋势已经被彻底扭转了过 来。中央禁军成了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各地藩镇节 度使的队伍成了二线部队。 然而五代时期那种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目无尊 长的作风却被保留了下来。大部分士兵依然奉行“ 有奶便是娘”的理念,而将领们更是把军队看成是 自己的私人财富,周世宗几次试图整顿这种情况, 然而还没等他找到什么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就驾鹤 西游了。他死时,赵匡胤正是殿前都点检,用今天 的话来讲,相当于中央禁军的总司令。 赵匡胤是个典型的武将,能打、心大,号称“ 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军队 里自然喜欢这样的汉子,当时禁军将领都和赵匡胤 关系密切,其中有些人和赵匡胤还是拜把子兄弟, 号称“义社十兄弟”。在高平之战中,赵匡胤出色 的表现让周世宗对他另眼相看,将选拔禁军的重任 交给了他。由此,赵匡胤在禁军系统中的影响力越 来越大。 然而,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让赵匡胤踏上兵变的 道路,毕竟交情归交情,兵变是兵变,周朝开国以 来势头很好,人心也比较安定,而禁军的将领们在 当时地位极高,可以说严重缺乏动力。赵匡胤本人 作为一个武将,严重缺乏串联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 ,但是一个人的出现,弥补了他的这个弱点。 这个人就是赵普。 赵普是幽州人,赵匡胤的首席智囊。五代时文 人的地位很低,一般武将都将这些文人谋士视为“ 手纸”——有用,但是不太重要。赵匡胤却对赵普 格外言听计从。野心勃勃的赵普在私下为赵匡胤奔 走,坚定不移地实施着推动赵匡胤上位的计划。而 周世宗的病逝更是让赵普喜出望外,本来或许他只 是想让赵匡胤爬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但是现在既 然有机会,要不要试着把赵匡胤推上皇帝的宝座? 答案是很明显的:要! 周世宗并非不知道自己死后可能会有人蠢蠢欲 动,他预留的后手也是一个人:王著。在驾崩前, 周世宗召集宰相范质等人留下遗命,总体上讲了两 点意见:1.我死之后你们要照顾好大周;2.任命王 著为新的宰相,和你们共同治理大周。讲完这两条 意见之后,周世宗就撒手人寰,一命呜呼了。 王著这个人才华横溢,是周世宗以前的幕府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