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学书
作者简介
中国**大众经济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现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经济学的普及与推广。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特邀监察员、**价格之道委员会委员、**社科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著有《经济学是什么》《小民谈市场》《黑板上的经济学》《读懂世界的**本经济学书》《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等。
内容简介
经济学教科书的楷模 ——《经济学》①风靡半个世纪 萨缪尔森把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 学综合为一个新古典综合体系,并根据这个体系写出了《 经济学》这本教科书,这本教科书至少在半个世纪中影响 了数代经济学人。 在各种不同版本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影响*大的仍然 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它**版出版于1948年,至今已 出版了19版。许多经济学家谈到自己的成长时,都认为是 萨缪尔森这本《经济学》把他们引入经济学之门,并成为 一生事业的基础。**有许多经济学教科书无论内容还是 形式上,都比同时代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版本*好,使 用得也*广泛。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否认,即使以后 《经济学》不再出新版了,它也永远是全世界经济学教科 书的楷模。 要了解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意义,必须了解此前的 情况。二战以前,欧美大学流行的教科书都是以英国剑桥 学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为蓝本的 。这本书初版于1**0年,*后一版——第8版——出版于 1920年。由于马歇尔所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 **主流地位,大学里或者直接使用《经济学原理》作教 材,或者用的是根据这本书改写的教科书。这本书的内容 是古典微观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垄断竞争理论的出现 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 的*终完成。略后一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出现, 又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的面貌。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反映 在当时所用的教科书中。教科书滞后于经济学重大变革的 状况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即使没有萨缪尔森,也会有其 他人改变教科书的这种状况。 历史选中了萨缪尔森,这是因为萨缪尔森既熟悉新古 典经济学(他的《经济分析基础》正是用数学方法对新古典 经济学内容的综述与发展),又是*早接*凯恩斯主义思想 的人。他把这两部分内容结合成为一个新体系。这个新体 系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古典综合。新古典综合就是把新古典 学派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 体系之中。这被称为经济学**第三次重要的综合(**次 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综合,第二次是马歇尔的综 合)。 这种综合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战后西方各国已不是那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但又 **不同于当时颇为流行的计划经济。在这种称为混合经 济的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的 主要方式,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用 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新的经济学体系正适应了 这种经济体制变化的需要,因而得到广泛接*。根据这一 体系,《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包括四个部分:经济学研究 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与其他 经济问题。尽管以后也有人对这种体系提出质疑,尤其认 为这种体系把经济学人为地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割断 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至今没有人能从根本上推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