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管到位就这几招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人性的善恶之辩持续了几千年,至今仍无公论。 可见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也可见对人性的认识,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面》一 书中提出:每一种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都是以一定 的人性假设为基础的,你认为人是什么样的人,你就 会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管理他。 回想一个这样的情景:有两个部下来找你报销差 旅费,第一个人的每张发票你都要仔细核对并问清花 费的细节,甚至会暗中检查是否属实。第二个人的发 票你只检查一下数目和额度,就签字支付。请问如何 解释你对待两个人的方式为什么截然不同? 用麦格雷戈的理论解释为:在你的观念中,倾向 于认为第一个人是不诚实的,第二个人是值得信赖的 。由于你对两个人的人性面做了不同的假设,因此你 的管理手段就随着人性假设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管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假设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 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但没有哪一种 假设可以单独拿来指导管理者的行为,因为他们都只 是反映了人性的某些方面。 而且,管理者从人性假设出发制定管理策略是很 危险的,因为人性既复杂又多变。上例中假设为诚实 的部下,很可能因为上司的信任而在下一次报销时虚 开发票来蒙混过关,他滋生出这种侥幸心理的诱因是 :上司从不核实! 在现实的管理情境中,管理者要抛开对人性的判 断,而是要在“抑恶扬善”、“抑懒激勤”的方面来 制定管理措施。下面有三个基于人性的管理原则,具 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人在可以懒的时候不会不懒,因而罚懒是符 合人性的 这里的懒不仅指不行动、不完成任务、不负责任 、不追求长远利益等,也包括贪婪、自私、虚荣、嫉 妒等人性的弱点。 如果一个人懒惰而不会遭受惩罚,那么他的懒惰 行为就会保持和增加。因此,罚懒必须成为一种核心 价值观。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这样的表述:“视人 才为公司的最大财富而不迁就人才”。其中最具威力 的是“不迁就”三个字。面对一个居功自傲、恃才放 旷的人,华为公司“罚懒”的价值主张跃然纸上。 人性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罚懒机制的作用 就是把“魔鬼”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不使其出笼, 不使其膨胀。 2.人在勤劳无益的时候不会不懒,因而奖勤是 符合人性的 现实中的人性都是“无利不起早”。这里的“利 ”,不仅指物质利益,也包括友谊、认可、自尊、责 任、成就感等各种人的欲望成分。 如果一个人勤劳而得不到某种欲望的满足,那么 他的勤劳行为就不会持续,反而会减少。因此,奖勤 必须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们 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做好事 不留名……雷锋的事迹到处流传,其中的奉献精神、 牺牲精神等都是社会和企业不可缺少的正能量。毛泽 东在1963年3月5日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后来国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每年的 3月份,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小学一定要通过做好事来 弘扬雷锋精神。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 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年年学雷锋,雷锋似的人物并没 有越来越多,甚至让人觉得越来越少。报纸上甚至专 门辟出版面讨论“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样的话题。 也有人形象地说“雷锋同志三月来四月走”,可见我 们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弘扬雷锋精神上的机制是失效的 。 尽管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有偿劳动,但是奉献 精神也是企业发展需要的精神力量。企业该怎么做呢 ?这就离不开奖勤机制。 华为公司“绝不让雷锋吃亏”的价值主张,有效 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有让做好事的人因为做好事而 得到合理的回报,做好事的行为才会越来越多。 春秋时鲁国国君颁布法令,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 为奴隶,肯出钱赎回来的人可以领取国家等额甚至更 多的补助。这一法令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为, 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