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62.38
折扣购买: 西方哲学史(第3版)(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ISBN: 9787300332048
张志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史、形而上学、德国哲学等。曾荣获第一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院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曾主持北京市和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和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代表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主编)和多卷本《西方政治哲学史》,编写教材《西方哲学十五讲》,主编教材《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问题研究》《西方哲学智慧》等。
本教材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世纪的西方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我们习惯于将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哲学形态,西方哲学史有时也被称作“欧洲哲学史”。然而,所谓“西方哲学史”中的“西方”,或“欧洲哲学史”中的“欧洲”,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概念,例如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地米利都位于小亚细亚地区,那应该属于“东方”的地域;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圣奥古斯丁曾经活动于北非地区;而中世纪时阿拉伯的阿威罗伊主义亦对经院哲学有过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如此,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也与世界历史的历史分期并不完全一致,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都有其相对完整的自身延续和演变的历程。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的哲学形态。
顾名思义,所谓西方哲学史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西方哲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但是仅此而已还不足以使我们了解西方哲学史的确切含义。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要了解西方哲学史的确切含义,首先需要了解诸如哲学和哲学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然而,哲学和哲学史的这些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家甚至同一位哲学家那里,其意义不仅有所不同,而且始终处在演变之中,因而很难给予比较确切一致的规定。由此可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返回到源头,从哲学的产生,或者说,从哲学问题的产生,来说明哲学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