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外科医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任职资格管理

卓越外科医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任职资格管理
作者: 邓碧凡 廖敏 黄永 麦其伟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卓越外科医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任职资格管理
ISBN: 9787516430927

作者简介

邓碧凡,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医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归国学者。 “中国好医生”;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自治区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桂林医学院兼职教授;广西战略研究会专家;广西科学传播专家;《中华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特邀审稿专家。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曾到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台湾万方医学中心等医院学习深造。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各种疑难重症疾病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主刀完成手术超过1万例。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获国家卫生健康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一项;获“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一项,“贺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率先在梧州市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0余项。主编和参与出版医学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研究方向:医院管理、鼻科和头颈外科。 廖敏,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贺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国医药教育眩晕专业委员会广西基地副主任,广西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在《海南医学》《山东医药》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外科医生培养与管理。 黄永,副主任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广西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等医学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有丰富诊断及治疗经验。主刀完成手术超过8000例。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外科医生培养与管理。 麦其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现为广西中西结合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广东医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梧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常委,梧州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医学院校、规培医师的教学工作,撰写论文并发表13篇。研究方向:耳神经和侧颅底外科。

内容简介

1953 年,美国生涯发展研究者舒伯(Super)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文章,提出了“生涯”的概念,之后形成了舒伯生涯发展理论(郑彩莲、葛玲玲,2021)。根据舒伯的观点,“生涯”一词用来描述个人在一生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涵盖了个人在职业和生活角色中的整合,从而展示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邱美华、董华欣,1997)。生涯发展理论综合运用了发展心理学、差异心理学、角色理论和职业行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对生涯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化的研究。通过将人生的发展阶段与职业发展相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详细描述了每个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生涯目标的理论基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能够帮助职工正确面对现实,并处理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矛盾,也有助于充分实现优秀职工的人生价值。通过明确生涯目标和规划,职工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助于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才能(王丽洁,2016)。 舒伯提出了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李文晋,2018)。 (1)15 ~ 24 岁被认为是职业探索阶段,在此阶段,个体开始寻找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尝试通过学习和培训等方式来增加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在组织中的贡献度,以及探索自身的职业价值。 (2)25 ~ 44 岁处于职业建立阶段,这是人们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已经成为组织的正式成员,通过培养职业能力、与其他成员交流等方式逐渐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 (3)45 ~ 64 岁被视为职业维持阶段。在此阶段,个体为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不再从事具有较大挑战性的工作。他们成为组织中的主要动力,并利用个人经验和知识来指导新员工。这一阶段的个体通过对已取得成就的价值认同和满足感,进一步稳固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他们积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成就,以保持自身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4)65 岁以后,个体进入了职业衰退阶段。在此阶段,个体逐渐减少从事执行类任务的主要角色,并且其工作参与度和影响力也随之减弱。 Savickas 以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于 2002 年正式提出了生涯建构理论。生涯建构理论阐述了个体通过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形成职业生涯的机制;经由社会角色建构个体内在的人生历程;不同个体在能力、人格特征、自我概念等职业特质上存在差异;职业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体在工作角色中是否找到了能够充分展示其主要职业特征的渠道;生涯建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在工作角色中实现职业自我概念的过程。生涯建构理论归纳为三个方面:个体特质差异、生涯阶段任务发展性和生涯过程动态性,可以用职业人格、生涯适应力等衡量。 本书是一本专为卓越外科医生量身打造的职业发展指南。通过多维度剖析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任职资格管理,揭秘卓越背后的秘密武器——职业胜任力。融合丰富理论与实践案例,不仅为外科医生自我提升点亮明灯,更为医疗行业培养未来领军人才提供实战策略。是每位追求卓越的外科医生的必读之作,也是医疗界管理与教育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