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干国祥课堂教学实录
ISBN: 9787540792947
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南明教育发起人。十多年来,致力于儒道经典诠释、汉字字源研究。 曾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副理事长及新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人,主持新教育实验课程研发近十年,是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儿童早期读写综合课程、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晨诵之旅等十余个新教育原创课程的总设计。2010~2016年率团队打造库布齐沙漠之边的罕台新教育小学,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新的全人之美课程系统。 于2004年和魏智渊(铁皮鼓)、王开东等一道提出了“深度语文”的主张,著有《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破译教育密码》等教育专著,主编《晨诵课》十二册。
西游记(节选) 时间:2008 年 4 月 10 日(新教育小学开放周) 班级:江苏省宝应县新教育小学五(3)班 教材:干国祥根据《西游记》原著改编 背景描述 新教育小学开放周,是新教育研究中心驻扎在江苏宝应县新教育小学时,向全国开放的一种公益教育培训模式。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大家共同研讨、磨课、分析课例,以及开展新教育理论学习。 这一次开放周,大家想要聚焦一个伟大文本《西游记》的教学。先由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马继芬用将近两个星期时间,用整本书共读的方式,共读了《西游记》原著。然后在这个开放周上,几位老师把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选段按顺序汇编,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教学:马玲上《猴王出世》,陈金铭上《大闹天宫》,干国祥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后紧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干国祥上《西游记》整本书的主题探讨课。 整本书共读(包括漫长的推进课和最后的主题探讨课),是新教育儿童课程的重要项目,而经典的细读,则是“构筑理想课堂”的重要内容。所以这整个课程,以及下面的两节课,其实是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做了一个整合。 文化经典的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尽可能本真、深入地理解原文本,而不是把它当成某种语文知识的载体。反过来,文本中涉及的一些语文知识(如神话的象征)和与阅读行为相关的语文方法(如批注的方法),倒是理解文本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两点,在本课中都体现得较为明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一课时:什么是阅读 “第一个问题,是让你来说说读《三打白骨精》,你有什么问题?” 同时,屏幕上的文字更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向文章提问,并在文章里找到答案。” “天上的神仙不是在天上看着吗,可是当唐僧说孙悟空误杀人,他们为什么不下来作证呢?”一个学生问。 “对呀,神仙明明在旁边,但为什么不来作证呢?”干老师先肯定了这是一个问题,然后又点拨道,“孙悟空是让他们来作证的吗?” “不是的。” “那让他们来干什么?” “盯着白骨精。” “所以,上次很多同学几乎都做(指预习批注)错了。”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描写这个情节的相关段落,有关悟空和众神的重点语句用着重号标出来强调,内容如下—— 行者掣出棒来……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师:“这里提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次打死了妖精?原因在哪里?” “因为神仙们在半空中,现出神光来罩住白骨精。”这一点学生从文章中都读出来了。 “嗯,这时他能不能化身逃跑?对,不能。”师又问,“刚才这个同学说这些神仙能不能出来作证,我下节课告诉你。这节课我们要说的是,孙悟空是想让众神替自己的清白作证吗?” “不是。” “哪里看出不是?” 生:“孙悟空说‘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哦,‘哄他一哄’,这个‘他’指的是谁?” “唐僧。” “孙悟空有没有想过让其他人替他作证啊,他只想着‘我’哄他一哄,就算了。”学生都被老师描述的孙悟空“自作聪明”的样子逗乐了。 “还有哪里可以看出他不想让人作证?”老师又引着学生细读课文。 “‘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这里谁替谁作什么证?”老师让学生把这句话又读了一遍。 “作证‘我’这一棒要打死他(白骨精)。看我打不打得死他。但是又奇怪了,为什么要他们来作证呢?”在这里的文本中“作证”一词与学生当下语境所理解的“作证”是有区别的,干老师就此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其实不是要他们为他在唐僧面前做出证明,孙悟空心高气傲,他不能对神仙们说,‘我’这一棒还打不死他(白骨精),你们要来帮‘我’忙,他不肯说这样示弱的话。所以他说‘你们替我作证’,可是‘众神听令,谁敢不从’,这些神仙不是傻瓜,都知道这意思,孙悟空的意思其实是:不是看他打不打得死白骨精,而是要帮他打死(因为那怪物的‘解尸法’手段着实厉害,前两次就这样被他走脱了),所以孙悟空才要他们在半空里替他作证,不许(白骨精)走了。走了他拿众神算账。所以‘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怎么个‘照应’?各显出神通来,把这个妖精的神通给罩住,不让他再遁身,直到孙悟空打倒了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这‘断绝了灵光’是什么意思?” “就是都收了宝贝。” “对,收了神通,众神这才消散,走了。所以唐僧、猪八戒是看不到众神的,只能感觉到周围有神光。你看,问题重要吧?继续提问。” “为什么孙悟空不在第一次就让这些神仙作证啊?” “他怎么知道第一次打不死呢?”老师反问了一句,其他学生都笑了。 “我觉得是因为,刚才老师说了孙悟空心高气傲,他不可能因为自己还没做事情,就让神仙来帮他忙,这样子也很丢面子的。”一个学生补充。 “对啊,这样做还是孙悟空吗?”老师又反问道,“这样做便是你小悟空,而不是他孙悟空了。”老师让学生继续提问。 生问:“为什么唐僧相信猪八戒而不相信孙悟空呢?” “好问题!为什么唐僧相信猪八戒而不相信孙悟空?问得好,答案等会儿揭晓。还有问题吗?”老师把这个问题先悬置起来,示意其他同学再来提问。 “唐僧不是可怜孙悟空吗,为什么还要把孙悟空勒得像亚腰儿葫芦一样?”生问。 “哦,‘亚腰儿葫芦’就是说紧箍咒把孙悟空的头勒得像个葫芦一样,中间细两头鼓起来,为什么要惩罚孙悟空呢?和上面一个问题相关,答案也等会儿见分晓。”这个问题老师也先悬置处理。没有同学再提出问题了。 尝试加批注 “其实大家还有问题,比如说在这处,文章一细读就会有问题。”大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的这段话。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干老师把学生在预习时做的批注也展示在相关文字旁边,他先说的是一个叫朱琪的同学针对孙悟空提出要唐僧念“松箍咒”做了批注:“孙悟空应该一心一意地保护唐僧,没有其他的念头,可是为什么还有松箍咒的念头呢?” 此批注后还显示了干老师为这个批注打的等级:三颗星。干老师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接着他又出示了一个叫任一舟的同学也根据这段话做的批注:“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批注:唐僧这话一定是假的,一定是想留住孙悟空。)” “大家觉得任一舟的批注对不对?”干老师让同学们判断。 “不对。” “怎么说不对?” “他想让自己回老家,留点面子,省得……”一个男生却抛开这个话题,自顾自地要表达自己对悟空要松箍咒的看法。 “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个评价对不对?”干老师打住了他的话。 “唐僧是去西天取经的圣僧,他是不会说谎的。”后面一个同学的发言就针对问题本身了。 “嗯,唐僧是不说谎的,他的特点之一就是诚实。所以说唐僧是说假话,这就是瞎猜了。”干老师为这个批注打的等级是一颗星。 “有一个同学这样解释。”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批注:“紧箍咒让孙悟空只能一直跟着唐僧,没了自由,所以他才如此向往能松下金箍。” 于是学生们又开始对这个批注做自己的判断,一个女生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孙悟空还想跟师父一起去西天取经,他知道师父不可能去掉金箍,因为如果菩萨告诉师父紧箍咒,又告诉了师父松箍咒的话,师父心慈,假如悟空做了什么好事,师父大发慈悲,就真的会把金箍给解下来了,所以师父不可能有什么松箍咒。孙悟空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师父不会有的,他还想继续跟着师父取经。” “你们看,这位同学分析了三个人物的心理,第一个是菩萨,菩萨知道唐僧的善良,又分析了唐僧,还分析了孙悟空。”老师对这个女同学的回答表示非常肯定。对于下一个批注:“悟空利用师父没有松箍咒这一点,和师父继续去西天取经。”老师评价道:“说得好啊。这个解释,我们认为对了。所以这个松箍咒是大有学问的,就表明了孙悟空怎样啊?” “聪明。”学生说。 “聪明?换一个词语,叫什么?”老师问。 “机智。”学生又说。 “机智?为了跟师父去取经,坚定不移地要去,那叫什么?” “那叫忠心耿耿。”老师给这几个同学的批注打了五颗星。 最后,老师又出示了一个批注,这是这次预习中最为精妙的一个批注,同样也得到了五颗星。老师把这个榜样批注展示给大家:“悟空足智多谋,他知道只有菩萨会松,却明知故问。侧面可见他重情义——自己明明可以独自享乐,但是忍不下心……他明知师父辨不清妖怪,但仍冒着被师父误解的危险三打白骨精。”倪旭雯同学读了自己的批注之后,也收获了全班同学钦佩的掌声。“这几位同学的批注,我都给加打了五星,这就叫细读课文啊。读得认真仔细。”老师再一次称赞道。 干国祥老师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30多年,在课程研发和班级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是干国祥老师语文教学经典案例的展示。本书分为经典小说篇、诗歌篇、散文篇、思维与说话篇、科普说明篇五个部分,将语文教学的语言美、生命之美、思辨之美,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深度语文的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