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心理咨询师吗

我能做心理咨询师吗
作者: 得到图书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42.00
折扣购买: 我能做心理咨询师吗
ISBN: 9787513348065

作者简介

受访心理咨询师简介 刘丹: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前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D06-042),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3 年。著有《家庭的伤痛与疗愈》等书。 张海音:医学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和心理咨询中心顾问,咨询时长超过3 万小时。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督导师、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前理事长。 李松蔚: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委员,曾在高校任教,现为自由执业心理咨询师,咨询时长超过8000 小时。得到App 颇受欢迎的老师,在得到App 开设课程《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心理学通识》。 陈海贤: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拥有16 年咨询经验,接待来访者超过8000 人次。得到App 颇受欢迎的老师,在得到App 开设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 讲》《家庭关系21 讲》习。著有畅销书《了不起的我》《爱,需要学习》。 编著者介绍 廖偌熙:得到图书专职作者。

内容简介

咨询设置不合理怎么办 ·李松蔚 我我们常说的咨询设置,是咨询地点、费用、时间等的设计,也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可以说 这是和来访者建立稳定咨访关系的前提。 但新手咨询师常常需要面对大量改变咨询设置的挑战。 比如,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意向来访者,他却问:“我最近没有时间来咨询室,你能不能来我家附近,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馆做咨询?”很多新手咨询师觉得反正没有来访者,对方也需要我的服务,就答应了。但他没有预先评估,去咖啡馆做咨询,来访者说的话会不会被隔壁桌听见,导致隐私泄漏?来访者会不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因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两个人约好的咖啡馆坐满了人,但咨询时间已经开始了,这时咨询还做不做?…… 这就是改变咨询设置后产生的一系列麻烦。再比如是咨询前付费,还是咨询后付费的问题。咨询前付费,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当然更好,心理咨询师的风险低,来访者有投入,对咨询的重视程度也更高。但这是理想状态。现实是很多新手咨询师因为害怕失去客源,不得不改变原本的费用设置:“你先来聊聊看,聊得好再付费。” 这样风险就来了,很多来访者咨询完后说:“你只是听我说了半天,都没给我什么建议,我不想花这个钱了。”这种咨询后付费的形式不仅有收不到咨询费用的风险,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不高,因为他们把心理咨询当作一次闲聊天,没有真正投入其中,也就很难有好的咨询效果。 我建议设置为咨询前付费,这并不意味着新手咨询师要硬扛没有来访者的风险,你可以通过两个方法打消来访者的顾虑。第一个方法是合理的请假制度,比如在距离咨询开始 12 小时前取消,可以退一半的费用;距离咨询开始仅剩 2 小时请假不退费。第二个方法是给首次到访的来访者咨询费用半价的优惠,我自己就是这样设置的。来访者不知道心理咨询师的工作风格,也不清楚心理咨询师是不是适合自己,他们需要通过第一次见面建立起信任。首次咨询费用半价优惠的设置,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扣动扳机”的机会。 关于咨询费用的设置,还有要不要考虑办卡、参与活动促销等。咨询机构在市场上大幅度做促销活动,比如在 “双 11”“双 12”大促期间推出打包价,原本一次300元/小时的咨询,打包购买10节,分摊下来每次咨询变成只要150 元/小时。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来访者可以用优惠的价格获得多次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也会获得更多的来访预约。但这里面隐藏着一个严重的风险,就是来访者没办法对咨询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来访者可能会想300元/小时是做咨询,150元/小时也是做同样的咨询,这个咨询到底值多少钱呢?如果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解释,因为“双 11”搞活动,所以便宜一点,那么在来访者眼中,咨询关系就变味了——他可能会把咨询看作是按摩、美甲这样的单一服务关系,而不是自己和心理咨询师一起建立解决心理困扰的专业关系。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建议尽量不要参与活动促销,而 是保持稳定的咨询价格。如果想要拓展客源,可以用一个时间段或者一天做公益咨询,价格设置为免费或只付5元预约费用,这样在拓展客源的同时,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判断也不会受到影响。 除了咨询费用,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时间的设置也会遭遇挑战。比如预约的时间是 11:00 开始,11:50 结束,结果来访者 11:40 才来,这时要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如果迟到,按照约定时间 11:50 点结束。因为如果这次你为他延时到 12:40 结束,下一次咨询他还是会迟到。 事实上,咨询设置的核心目的,是让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里,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达到咨询的最佳效果。保持这种稳定关系并不容易;我记得有一次北京风沙特别大,大到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上班。我和另外两位同事坐在咨询室里,不断接到取消预约或者改期的电话。按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各自回家了,但 我们一直坐在咨询室里,直到下班的最后一刻。因为我们希 望让来访者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一直在这里。而 那天,我们确实也等到了一位来访者。 平时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咨询已经开始,但来访者没有来的情况。即便如此,我也会一直在咨询室里等到咨询时间结束的那一刻。有一次,我和刘丹老师一起做一个90分钟的家庭线上咨询。咨询快开始时,父母说临时有事来不了,就让孩子来接受咨询。我们在视频里看到孩子大发脾气:“凭什么他们说有事就有事,我不想做什么咨询。”然后他就把电脑关了。但我和刘丹老师决定,哪怕这家人不出现,也要等到 咨询时间的最后一分钟再走,所以我们一直对着那台电脑坐着。就在咨询结束前 5 分钟左右,这个孩子又用 Skype 打过 来,在那头问:“你们还在吗?”我们回复:“我们还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孩子说了句:“没什么要说的。”接着把电话挂了。 从那之后,孩子做心理咨询时状态稳定了许多。我们想, 在挂掉电话的一个多小时里,孩子应该一直在心里盘算:“我就等着他们走之后,再打个电话去,确认他们不在了,这样我 就可以和爸妈说,你看他们都走了。”但是我们没有走,我们 还在那里。这就是恪守咨询设置的意义,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和来访者一起面对困扰着他的问题。 专业:这本书是由刘丹、张海音、李松蔚、陈海贤这四位业内知名高手联合打造的,他们长年坚守在心理咨询的一线。 真实:这本书还反馈了行业的真实现状,不美化,不忽悠,让你清楚地知道将要面对的风险,甚至还会适时地“劝退”。 全面:不用再去网上搜集七零八碎、参差不齐的行业知识了。一本书帮你搞定对心理咨询师的系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