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音乐会观赏指南(橄榄古典音乐)
ISBN: 9787508684840
橄榄古典音乐,是中国国内专业的古典音乐资源聚合平台。 30万古典音乐粉丝普及量!通过微信、电台、电商、活动甚至品牌合作与读者进行互动,站在市场前沿搜集前沿古典音乐咨询。 与国内外各大剧院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掌握国内外众多的音乐家、乐评人、音乐领域知名学者及经纪公司资源。 2016年,推出《橄榄古典音乐》系列古典音乐MOOK,中国国内一本优质的古典音乐杂志。
什么是古典音乐会 张佳林(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 要说清什么是古典音乐会,前提是要给所谓古典音乐下一个定义,但大多数艺术门类无法像数学定义那样杜绝所有的例外。 古典音乐?你懂的 在业内,大家对古典音乐的界定有感性的共识,但这种“你懂的”无法为大众深入剖析,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在这类问题上咬文嚼字,多做纠缠。比如我现在也说不清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三大男高音系列音乐会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声乐音乐会(Vocal Concert),以及《东方红》《复兴之路》这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是否应该归入到古典音乐会范畴。 古希腊罗马音乐不够“独立” 根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材,对于有案可查的艺术音乐的出现,通常会追溯到古希腊酒神祭祀中的即兴吟唱表演,及稍后出现的戏剧背景合唱。从这个角度说,西方戏剧与音乐是同源的,它们二者的紧密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古希腊的悲剧通常由一位(后来发展为二到三人)演员,用变换面具的方式表演各个角色,而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一些类似于“画外音”的叙述、质问等,则是由合唱队以歌唱的方式展现。 古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古罗马,不仅在戏剧方面延续了古希腊戏剧、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形式,在罗马人最热衷的娱乐项目——斗兽与角斗竞技中,也引入了合唱,但主要原因并非出于艺术目的,而是因为当时没有扩音设备,合唱队起到现在体育场扩音喇叭的作用。罗马帝国时代,里拉琴(Lyre,又译为诗琴)盛行,著名的暴君尼禄是里拉琴痴迷者,甚至亲自参加里拉琴演奏比赛。可见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声乐、器乐表演都很盛行,但显而易见,这种表演与近当代意义上的“音乐会”无论性质、内容都很不一样。 古典音乐会从宗教仪式而来 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进入战乱不息、政教高度合一的中世纪。在现今的音乐业内,大家在非学术场合默认的“最早的古典音乐”,是公元6世纪末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组织收集、整理、颁布的《格里高利圣咏》。这种“钦定”的方式使得“古典音乐”从一开始就带有“正统”的姿态,以至于迄今,究竟哪些音乐可以划进“古典音乐”里,通常还是官方机构,而不是学者说了算。 随着时代的推移,基督教仪式的流程规范化、规模扩大化,仪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逐渐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仪式不同阶段所吟诵的经文被谱曲歌唱,之后分为不同声部演唱,再之后加入了管风琴的伴奏(管风琴的引奏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器乐曲),再往后其它各种弦乐、管乐器加入到圣咏、弥撒当中,这便是众多经文歌、康塔塔、受难曲、清唱剧等体裁的发展历程,也是后来世俗器乐独奏曲、独唱曲、交响曲的缘起。 由此可见,西方音乐会是从宗教仪式发展而来的,中世纪“音乐会”的“演员”就是教士和其他神职人员,“听众”就是信众,而且信众有时也参与演唱。这种宗教音乐表演的形式在宗教领域一直延续至今。 古典音乐会从豪门到民间 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要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实质上是当时的一批文艺青年和享乐主义者(包括一些教皇),借一些考古发现,以复兴古人灿烂文明的名义,试图摆脱宗教对于文化艺术创作的束缚。在这个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世俗君主和割据贵族逐渐掌权的时代,教会逐渐放松了对民间娱乐的管制,古典音乐终于从教堂、修道院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和豪门的客厅,歌剧、器乐重奏、交响乐等音乐形式蓬勃发展,从此西方古典音乐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可以分为两大类:教堂音乐与世俗音乐。 此时世俗的“音乐会”有些类似于中国上世纪初盛行的“堂会”和上世纪末常见的“团拜会”,它是由贵族或官员主办、职业音乐家和团体负责演出的音乐表演,多是为节庆、纪念日、大型活动举办,形式多样,但属于内部聚会性质,不对外售票。 从17世纪开始,意大利地区相继出现了许多公众歌剧院,这意味着古典音乐会开始真正走向平民——注意不是贫民,因为它很贵,但在血统和身份方面的门槛降低,直至逐渐没有。 真正意义上近代公众音乐会的盛行,是在拿破仑横扫欧洲,民主、平等、共和观念逐渐在欧洲传播普及之后。不同身份的听众能够在一个厅堂里聆听优雅的音乐,这本身就是一种平权的象征,也是时代更替的象征。 早期古典音乐会很综艺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音乐会大多是综合性的,通常开场是一首乐队序曲,之后是当红歌唱家演唱一两首咏叹调,然后可能是合唱与乐队作品,或者器乐协奏曲,之后可能是一首大型交响乐作品,甚至在乐章间还会插入声乐演唱或器乐独奏。这种由交响乐队担任演奏的大型音乐会,现在一般被称为“Concert”。 19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大师李斯特一开始也是从这种综合性音乐会中声名鹊起的,但当他成为“钢琴之王”后,便开始不屑于与他人同台。于是从他开始就有了个人独奏会——由一位音乐家领衔的音乐会,成为音乐会的传统形式。这种以器乐独奏、室内乐重奏(通常在六件乐器以内)或钢琴伴奏的独唱为主要形式的音乐会,现在一般被称为“Recital”,在国内也译为独奏/独唱音乐会。 当代古典音乐会只有一个要求 再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音乐会商业化,票价越来越便宜,也因为没有了阶层的门槛,音乐会的议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古典音乐会对于礼仪的要求,和它的发展历程分不开,到今天其实已经没有过多讲究和禁忌。 当代音乐会开场前广播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一个目的:保持现场安静。之所以必须保持现场的安静,其原因有可能正是古典音乐会与流行演唱会最本质的区别:古典音乐会是没有电声扩音的,因为音乐会舞台上的乐器、唱法、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在没有电的时代,为自然声学环境设计、研习、创作的。在自然音响环境中,任何音乐之外的声响都有可能影响古典音乐家的表演和听众的正常欣赏,因此在古典音乐会上保持安静,与艺术素养无关,而是公德意识的体现。 一本古典音乐指南手册,集时尚、前沿、有趣和立体的古典音乐资讯与知识于一体!本期带你扫盲音乐会的各种尴尬,带你轻松踏入聆听古典音乐会的大门!这是一本可以听的书,随书附二维码,扫码即可边看边听,带你走近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氛围! 1、国内14家剧院联合推广: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汽·音乐文化广场、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武汉琴台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长沙音乐厅、深圳音乐厅等。 2、带你扫盲音乐会的各种尴尬,让你轻松踏入聆听古典音乐会的大门! 3、一本针对古典音乐和艺术音乐,从普及到高阶阅读的指南手册! 4、既好读,又实用。既有通俗读物的亲和力,又有专业领域的精准度; 5、国内优秀的古典音乐内容平台,从马友友到王健,从李云迪到王羽佳,从巴伦博伊姆到彩虹合唱团,从郑京和到希拉里·哈恩,从陈其钢到布朗夫曼,橄榄古典音乐聚合众多国内外一线古典音乐家资源,并与各大使馆达成音乐教育与普及的长期合作。 6、郎朗、田艺苗、焦元溥、余隆、刘雪枫等众多古典音乐大咖联合推广! 7、跟着厉害的人,轻松了解古典音乐!我们仍然需要一本古典音乐MOOK! 8、一本可以听的书!随书附二维码,边看边听!给你轻松和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