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文艺四书:谈美书简

朱光潜文艺四书:谈美书简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49.50
折扣价: 32.18
折扣购买: 朱光潜文艺四书:谈美书简
ISBN: 97875411614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朋友们: 在我接到心向美学的朋 友们的来信中,经常出现的 问题是究竟怎样才算美,“ 美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怎样才算美”的朋 友们未免有些谦虚。实际上 这些朋友们每天都在接触到 一些美的和丑的事物,在情 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 至激动。例如,一个年轻小 伙子碰见一位他觉得中意的 姑娘,他能没有一点美的感 受吗?一个正派人在天安门 事件中看见正反两派人物的 激烈斗争,不也是多少能感 觉到美的确实是美、丑的确 实是丑吗?在这种场合放过 火热的斗争而直追问美的本 质是什么,丑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有点文不对题吗?一 个人如果不是白痴,对于具 体的美和丑都有些认识,这 种认识不一定马上就对,但 在不断地体验现实生活和加 强文艺修养中,它会逐渐由 错误到正确,由浅到深,这 正是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 而现在有些人放弃亲身接触 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 去追问什么美的本质这个极 端抽象的概念,我敢说他们 会永远抓不着所谓“美的本 质”。法国人往往把“美”叫 作“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可 不是吗?柏拉图说的是一套 ,亚理士多德说的又是一套 ;康德说的是一套,黑格尔 说的又是一套。从马克思主 义立场来看,他们都可一分 为二,各有对和不对的两方 面。事情本来很复杂,你能 把它简单化成一个“美的定 义”吗?就算你找到“美的定 义”了,你就能据此来解决 一切文艺方面的实际问题吗 ?这问题也涉及文艺创作和 欣赏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后 还要谈到,现在只谈研究美 学是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 的事例出发,还是从抽象概 念出发。 引起我先谈这个问题的 是一位老朋友的来信。这位 朋友在20世纪50年代美学 讨论中和我打过一些交道。 他去年写过一篇题为《美的 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 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 意见。他的问题在现在一般 中青年美学研究工作者中有 普遍意义,所以趁这次机会 来公开作复。 请先读他的“美的定义” : 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 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相应 的理想的那些事物的,以其 相关的自然性为必要条件, 而以其相关的社会性(在有 阶级的社会时期主要被阶级 性所规定)为决定因素。矛 盾统一起来的内在好本质之 外部形象 特征,诉诸一定人们感 受上的一种客观价值。 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主 观理想;既是内在好本质, 又是外部形象特征;既是自 然性,又是社会性;既是一 定人们感受,又是客观价值 。定义把这一大堆抽象概念 拼凑在一起,仿佛主观和客 观的矛盾就统一起来了。这 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倒也煞 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 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 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文艺 创作、欣赏和批评了吗? “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 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 抽象概念,说来说去,并没 有把“定义”解说清楚。作者 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用一 点具体形象,丝毫不流露一 点情感。他是从艺术学院毕 业的,听说搞过雕塑和绘画 ,但始终不谈一点亲身经验 ,不举一点艺术实践方面的 例证。19世纪法国巴那斯。 派诗人为着要突出他们的现 实主义,曾标榜所谓“不动 情”。“定义”的规定者确实 做到了这一点,在文章里怕 犯“人情味”的忌讳,阉割了 自己,也阉割了读者,不管 读者爱听不爱听,他硬塞给 你的就只有这种光秃秃硬邦 邦的枯燥货色,连文字也还 似通不通。到什么时候才能 看到这种文风改变过来呢!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