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5.25
折扣购买: 艺道.第3辑
ISBN: 9787507854244
身心流在即兴表演中的体现 朱 敏 一、无为 “无为”是道家基础理念之一。从字面上讲,无为 是不行动的意思,但从哲学上讲,它意味着不采取非自 然的行动。艾伦·沃茨( Alan Watts)将不采取任何 行动描述为“不强迫……即我们所说的随风而行,随波 逐流,随风修帆,顺势而为”a。换句话说,无为意味 着人们不违背自然规律,而是顺其自然。这种无为的观 念呼应了道家“道”的终极原则,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也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它来源于直觉, 具有自发性,没有过多的主观判断。朱睿认为康德的“ 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庄子的无为美学在本质上有 异曲同工之妙。朱睿谈道:“无论是审美判断还是无为 ,都是一种直觉活动……无为和审美判断都代表了一种 主客统一、人世统一的精神状态。” 在中国艺术的鉴赏中,无为思想发展出了一套独特 的审美标准,用以评价和欣赏艺术创作。例如《庄子· 田子方》中所描述的故事:宋元君请几个画家为他画像 ,当他听说其中一个画家纯任本性、解衣叉腿,蹲下来 立即开始作画,而其他画家则站着准备画笔和墨水来作 画时,宋元君说第一个画家才是真正的画家,而“解衣 般礴”也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中自由创造的典型例子。这 个故事清楚地描绘了一种理想的艺术创作状态,那就是 真正致力于表达内心的精神,而不是外在的逼真,让直 观的感觉自发引导创作。这种理念认为对能量和意识的 自然流动阻力越小,就会产生越自然的创作瞬间。 无为而治,随遇而安,正是即兴创作中强调“随性 ”的本意。西方现代舞中的即兴表演常被用作产生新的 动作创意,并通过未经排练的自发动作来激发身体的潜 能。与编舞相比,即兴创作被认为是“一种仅在创作的 瞬间流动中存在的形式……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一个特 定的地点,跳起随心而动的舞蹈”a。然而,对即兴的 理解不应该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形式或文化。美籍华裔舞 蹈编导 Yu Jin-wen在回忆他与一些美国学者的谈话时 就曾提到,“我很震惊地听到他们说中国思想中没有即 兴创作的概念”。事实上,无为的概念及其精神追求已 经证明了即兴在中国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而摆脱规范 的思维方式,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艺术创作或表 演中,在不断流动的能量驱动下释放自己成为艺术家追 求的一种极致创作状态。这种对投入忘我和不拘形迹的 强调常见于中国书画、太极拳和传统戏曲中。基于无为 的理念,我有意识地在即兴创作和表演中采用太极拳的 运动原理。太极拳运动强调 “气”的重要性,以及气在体内尤其是运动过程中 的流动和循环。对气的理解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除了 关注身体在运动状态中对气流的感知和运用,本文还借 鉴了心理学领域的沉浸(心流)理论(.ow theory)。 根据Csikszentmihalyi针对运动员和艺术家的研究, 心流( .ow)是一种自发的体验。当个体在浓厚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