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6.44
折扣购买: 我本浑沌(一位心理学家不同寻常的意识漫画)(精)
ISBN: 9787510875717
而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深受叔本华思想影响,叔 本华则深受佛教思想启发。 或许人类在不同时点、不同地方会对真理有类 似的发现,但是,我如果说精神分析理论是禅宗思 想在欧洲的本土化,似乎也不无道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直有两种研究方法, 一是偏于以生理基础和外显行为为出发点的实证研 究,二是对内在心理活动进行调查以及自我觉察为 主的内省方式。实证研究起于1879年冯特建立的心 理学实验室,内省研究则可追溯到佛家思想的创立 者乔达摩-悉达多太子提出的觉悟体系。 佛家思想中与现代心理学最为接近的是源于印 度本土的唯识论以及在中国实现本土化过程中发展 出来的禅宗思想。 在我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作是禅宗 思想在欧美的本土化之前,不妨先看看世界三大文 化体系的相互影响。 人类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文化并没有都流 传下来。流传至今的文化大体有三大体系,一是起 于希腊哲学(体现着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在 地中海上遇合的荣光) 的泛欧美文化,与此相关 的两大宗教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二是印度哲学 及其文化,也有两大宗教伴生,即印度教与佛教; 三是中华文化,主要表现为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 及后来本土化的佛家思想。 或许深受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几大文化体系 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近海且航海事业发达的希腊文明,显然会更清 晰地感受到人在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时是多么渺小, 加之航海需要借助星系坐标导航的缘故,所以,其 哲学偏向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试图去追寻外在 无限空间里的真理,这一倾向在历经中世纪的黑暗 之后,诞生出近现代的科学文明。其宗教特点也相 应地认定有外在的伟大的造物主——神(或上帝) 存在。游牧民族的情形与此很接近,文化上也是相 得益彰。 物产丰饶的印度,即使不辛苦劳动也能生存下 来,人们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并关注自我的主观世界 ,加上气候炎热,也需得静虑自处,于是,试图向 内去追寻无限处的真理。其宗教特点也因为其着眼 向内探索的特点带来对意识本身的反思而最终把意 识看作是创造一切的源泉,并认为人可以通过觉悟 蜕变为“无限”,比如成佛。“神”在内在的无限 处。 中国地大物薄,生产以农耕为主,又因为黄河 泛滥等自然灾害频发,在哲学上一方面倾向于寻找 客观世界的规律,这在以“道”为依归、强调“天 人合一” 的道家哲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另一方 面则倾向于探索建构人力资源体系,这在重点建构 伦理关系的儒家思想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道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