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精)/企鹅人生

马丁·路德·金(精)/企鹅人生
作者: (美)马歇尔·弗拉迪|译者:李阳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马丁·路德·金(精)/企鹅人生
ISBN: 9787108059055

作者简介

马歇尔·弗拉迪(Marshall Frady,1940一2004),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关注报道民权运动,1982年获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艾美奖。

内容简介

然而,并不经常管教的儿子聪明伶俐,父亲却对 此不以为然,还不时大发雷霆,粗暴地鞭打他。一位 邻居后来回忆说,听到老金在一次这样的鞭打中,向 马丁咆哮道:“一定要让他有点出息,哪怕打死他。 ”可以肯定的是,老金的暴躁脾气对两个儿子是不偏 不倚的,马丁的弟弟亚当始终没有从父亲可怕的威慑 力中解脱出来,即使是在成年后。马丁本人日后曾勇 敢地承认:“鞭打并不见得是坏事,我直到十五岁还 在挨鞭子。”他父亲即使不动手或动鞭子,规矩也很 恐怖。马丁十来岁时,有一次在基督教青年会的舞会 上和一群女孩子嬉闹,被他父亲抓住了。老金逼迫他 在埃比尼泽的圣会上公开忏悔,以示惩罚。甚至还是 个小孩子时,马丁就会以很奇特的坚强和顺从来对待 毒打。“无论什么时候用鞭子抽他,他都算是最特殊 的孩子,”金爸爸后来都表现出惊奇,“他就站在那 儿,眼泪直往下流,却从来不哭出声。” 实际上,他的老师们和其他一些人很早就注意到 ,他经常显得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毫无疑问,部分 原因在于,从他刚有记忆时起,他就意识到自己将承 担一副难以承受的重担,按照他父亲无可更改的意志 ,最终和父亲一起担负起埃比尼泽教区的教职。但是 除此之外,如果马丁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自己处于周嗣 世界祝福的中心,那么他似乎同时也感到自己同样处 于责任的中心。他很早就显示出一种过度的强迫性冲 动,使自己承担起巨大的负罪感——这迫使他在十三 岁之前,曾有两次奇怪的自杀举动。两次都是因他祖 母而产生了难以忍受的巨大悲痛,从窗户跳了出去。 他知道自己一直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子。其中的第二次 ,是在一个星期天,他偷偷地溜出家门,去闹市看了 一场彩妆游行。他立刻就猜出,这个小小的过失就是 祖母那天下午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原因,他啜泣着 从家里二楼的窗户跳了出去。 对于一个如此庄重严肃、天资聪颖,又对生活满 怀雄心和热情的孩子来说,当他发现尽管他在黑人社 会中像个幸运的小王子一样成长,但在四周更广大的 白人等级秩序中,他却实际上属于次等阶层之时—— 这是当时南方的非裔美国人亘古的创伤——他感受到 的心寒尤其刻骨铭心。当马丁六岁时,一个儿时的白 人小玩伴突然消失了,他上了白人学校,并被禁止同 马丁玩耍。有一次在闹市的一家百货商店,一个白人 主妇扇了他一耳光,尖声叫道:“小黑鬼,你踩到我 的脚了。”他碰巧看到的他父亲在面对这样的种族侮 辱时所做出的骄傲而无畏的抗议.令他始终难忘。有 一次,当一名交通警察拦住老金的车并叫他“小子” 时,老金指了指坐在他身旁的马丁,厉声说道:“这 才是个小子。我是个成人。”还有一次,在一家鞋店 里,店员坚持要他们到里间去才肯为他们服务,老金 带着马丁高视阔步地走出鞋店,并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们要么就坐在这里买鞋,要么什么也不买。” 马丁在暑假时,曾到一家床垫公司和铁路快运公司打 工,他深深地为黑人雇员的低下地位而痛苦。在铁路 快运公司,因为白人监工不停地叫他“小黑鬼”,他 愤然辞了职。后来,他又和其他几名学生到亚特兰大 之外去探险,曾在康涅狄格州一个烟草农场里黑白人 种混合的公司打了一夏天工。但这种令人鼓舞的经历 通常最终都只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难以忍受的体验。有 一次他和老师一起到佐治亚州南方的一个小城参加高 中演讲比赛。马丁的演讲《黑人和宪法》得到了很多 喝彩,但在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当更多的白人乘客上 车后,司机命令他们把座位让给白人,师生两人不得 不站了九十英里,才回到亚特兰大——十四年后当蒙 哥马利事件发生时,这个记忆一定萦回在金的脑海中 。 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