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孩子全错就对了(一位华人妈妈在新西兰的教养笔记)
ISBN: 9787504370600
**实战亲子关系专家,全脑教育专家,青少年激励大师。 曾在新西兰华文媒体主持《父母经》《智慧父母学堂》等广播、电视节目,并在华文报刊开设亲子教育专栏《藤妈心语》,*到广泛欢迎。至今已经用中英文成功帮助并辅导各族裔家长上万人、学生约五千人。央视媒体聚焦报道,上千名家长登门求教。 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坚持做自自然然的妈妈,女儿自自然然地成长,并且也自自然然地成功。其女儿素质全面、成绩**,高中时跳级入读IB课程,16岁考入牛津大学闻名世界的“PPE政经专业”,叉被美国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
也就是说,孩子快乐就是快乐,不快乐就是不快 乐,这里面没有 太多理性的东西。如果孩子不能从每天的生活中体会 到愉悦和快乐, 他就会表现为不开心、没有心情、无精打采、不振作 。表现在许多家 长极为关心的“学习”上的时候,就是学习态度有问 题、作业不及时 或不情愿做,当然*主要的是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一 切现象的背后, 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不是很快乐。 相反,如果孩子快乐了,就会表现为身心愉快、 自得其乐。学习上, 也能驾轻就熟,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条微博: 近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癌症病人情绪高昂、心情愉 悦时,心 脏会充分分泌救人一命的缩氨酸荷尔蒙,其可快速杀 死癌细胞, 抑制癌细胞生长,还有助于降血压,缓解冠心病和肾 衰竭;而 人处在痛苦、担忧、抑郁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几乎完 全停止分 泌该物质。上帝其实给*境中的生命留了*后一扇门 :快乐! 我这样评论道:如果快乐可以挽救生命,那么快 乐学习就*能使 人智慧了!一定要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 那么,问题就变成如何让孩子把快乐变成*用品 了? 有一个妈妈,在怀孕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孩子的教 育抓好,琴棋书 画样样精通的目标可能有点不切实际,但至少可以把 琴练了。在女儿 出生后,这位妈妈就变成了一个“学习狂”,当然主 要是让孩子去学, 顺带着自己也学学。自己学的内容主要是:如何让孩 子学习*多的知识。 她女儿出生之后到4岁前,投资的益智类玩具和 学习用具都可以 开一个玩具店了。4岁之后,*是大手笔,买了一架 昂贵的钢琴,摆 在客厅*好的位置,开始了女儿的钢琴教育。 刚开始,她女儿还觉得很好玩,小手在琴键上摸 来摸去。但很快 就发现,不能随便摸了,要按照钢琴老师的要求去做 ,特别是手的位 置要摆正。如果一开始手的习惯不好,以后的进步就 会有问题,妈妈 忙请教方法。于是老师就说,可以拉一条线,或者用 一根小棍子来确 保孩子的手在正确的高度上。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大段时间里,每逢女儿练琴, 妈妈就会用一根绳 子来衡量孩子小手的高度。妈妈坚信通过这种方法, 女儿一定能把钢琴 弹好。 女孩发现弹钢琴越来越是件苦差事,抵触情绪越 来越大。妈妈有 时看到孩子痛苦,心里也有点不忍,就和其他练琴的 家长吐苦水,从 其他家长那里得到的反馈基本上都是——孩子就是要 逼迫。哪个孩子 天生就喜欢弹琴啊?外边玩多好,你能让他成天野下 去吗?就得坚持, 过上一段时间就好了。 既然其他孩子也这样,妈妈心里也就淡定了。妈 妈每天都要如此 这般的陪女儿练琴,直到女儿练好为止。 渐渐地,女孩的脾气越来越大,掀琴盖时 经常把声音弄得山响,以示不满。后来,因为 家庭原因,妈妈要兼顾工作和家庭两方面,变 得很忙,没有太多时间陪女儿练琴,于是就经 常提醒女儿“该练琴了,还不快去”。就这样过 了一段时间,女孩参加钢琴考级考试,可惜没能考过 。妈妈突然明白, 让女儿一个人练琴是不行的,自己必须得陪着。于是 ,不管她下班后 有多累,她都会亲自监督女儿练琴。 女孩上了高中,功课也越来越多。于是,她对妈 妈说,她就再参 加一次考级,然后就专心学习。妈妈说好,只要你通 过了,就可以。 对妈妈来说,这是女儿练琴以来*好的时光。妈 妈似乎不用说太多, 女儿就去弹了。当然女儿心里想的是,只要这次考过 ,她就去专心学 习再也不用弹琴了。 又到了考级的时候,这一次女孩发挥很好,顺利 通过。得知自己 考过的消息之后,这个女孩把自己房间里所有的乐谱 、获奖证书以及 其他和钢琴有关的东西全部堆到了杂物间。然后把自 己的房间清理得 干干净净,大哭了一场。 从此以后,一直到现在,她的手再也没碰过钢琴 。 学钢琴带给她的显然不是快乐。 看到自己花费了十几年心血,几乎每天都陪着练 琴,却得到这样 一个结果,看着那一本本价格不菲的乐谱,来之不易 的证书,就那样 和杂物并肩排放,妈妈的心好痛。“我这是都做了些 什么啊?我又是为 了谁呢?我又何苦呢?”妈妈真的是心灰意懒了。 弹钢琴是件很优雅的事情。作为一种熏陶和音乐 素质的培养,无 可厚非。大家喜欢钢琴也是因为它能陶冶性情。而现 在这个钢琴的学 习却变成了折磨‘陛情”,弹钢琴原本的意图也就没 办法达到了。 反过来说,如果能让孩子体会到钢琴音乐的美好 、曼妙。并能在 孩子*开始学习时。采取孩子能接*的方式。循循善 诱。尊重孩子的 感*,孩子的学习过程就会快乐很多。 快乐是如此重要,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既然这样,父母们的工作重心就应该转移到如何 让孩子快乐地学 习上来。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