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59.50
折扣价: 32.20
折扣购买: 印度哲学祛魅
ISBN: 9787544793681
休·汉密尔顿,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研究系佛学高级讲师。已发表著作包括《身份与经验》(1996)、《早期佛教:一种新的方法》(2000)等。
第一章 理性与信仰 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 样性 印度哲学思想历史、源 远流长,且丰富多彩,前 后跨越大约两千五,涵盖 了几大主要的传统。以哲 学为背景的尤为重要,这 是因为从传统上来说,在 印度,人们认为哲学思考 ,即试图理解一个人所关 注的任何事物的本质,其 作用是与个人的命运直接 相关的。所以,哲学并未 被看作一种在工作结束后 可以被搁置一边的专业性 的学术追求,而是被看作 人们内在或精神上的一种 追求,它试图去理解现实 的真正本质。也许人们会 说,西方人所说的和哲学 在印度是合二为一的,因 为在那里,人是试图在广 义的层面上去理解生命的 意义和结构。相对于把看 作一种带有启示性的信仰 、把哲学当作一种学术性 思辨,印度人的这种看法 倒更苏格拉底的理论。 思考与信仰我们首先要 掌握的一个要点就是印度 哲学的本质,对此一步的 探索是值得的。德国伟大 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认 为通过逻辑推理便可以了 解事物的本质,并将从中 分离出来。毫无疑问从那 以后,在西方,哲学和之 间就有了一条清晰的界线 。人们一直认为在这一领 域中,“信仰不可捉摸”不仅 得到允许,而且有时是必 需的;有时仅仅由于某人 的身份,其所陈述的事情 便被赋予的地位(即他们 所说的一切,无论是否能 得到证实,甚或产生疑义 ,都被当作真理);同时 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他性” ,比如超验的神,一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