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吧!男人,还有喵导
作者简介
林育贤(喵导),1974年生,**宜兰人。 他的电影作品常以幽默风趣的手法,呈现个人对社会人文的细腻观察,趣味中带有丰富的省思。 2005年拍摄的首部纪录长片《翻滚吧!男孩》,**首轮戏院上映长达三个月,并一举拿下金马奖*佳纪录片殊荣,将“翻滚精神”深植观众心中;2011年剧情长片《翻滚吧!阿信》,创下**励志电影票房纪录,并获得金马奖五项提名;2017年推出“翻滚三部曲”*终版《翻滚吧!男人》,完成跨越十五年的成长纪录电影。 这是他的**本著作,真诚记录追梦与“翻滚”的成长。 电影作品《跳舞吧!大象》即将上映,开心麻花全新废柴联盟艾伦&金春花 领衔主“舞”! 电影作品:《翻滚吧,阿信》豆瓣评分7.2,《翻滚吧,男孩》豆瓣评分8.4,《一首摇滚上月球》8.6
内容简介
我,四十三了。 我承认这个数字让我十分不想去面对它,因为它代表了你将会以“哥”的身份行走江湖。“哥”这个字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感,就像大多数歌迷看到眯眯眼的男韩星大喊“欧巴”一样,**比较确定的是,身边动不动就会出现许多整整小你一轮的“妹”。 不过如果你到四十三岁,才发现*了解自己一些,应该还不算太晚,至少先诚实面对自己,似乎才有力量继续往下走吧。所以我打算从现在开始,效法香港歌手谭咏麟先生,用年年二十五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 我叫林育贤,金牛座,O型血,一九七四年生,十八岁之前在纯朴的宜兰罗东小镇平安度过。小时候头太大,走路重心不稳,导致额头与下巴缝了七针,从家中二楼滚到一楼的次数难以计算,*后父亲大人生气地在二楼楼梯口加装安全栅栏。但是我**没有这段时期的记忆,可见当时摔得不轻。 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是否有什么人、事、物让我发现自己潜在的特质,然后踏上电影这条路?我想起为父亲大人往生举办纪念法会时,那颗从夜空中划过的流星。 那年我七岁,还记得那个夜晚,全家围着一个烧纸钱的火炉绕啊绕的,可能是绕得头晕眼花了,法师说:“大家一起抬头看天上,你老北已经过桥了,他的身体与记忆将化作一颗流星,转世投胎去了。”结果夜晚的星空中果真划过一道流星,真是神啊!一个充满奇迹与希望的夜晚记忆,成为我心中不可磨灭的画面。 苦闷的高中时期,由于当年乡下资讯不发达,只能通过收音机里的广播节目,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朋友生*时,我会自行录制广播节目《午夜喵声》作为贺礼,那时发现,原来说故事可以感动不少朋友;十八岁北上念大学时才知道,原来我也可以拍电影,于是开始全心投入。 二〇〇三年**电影年产量不到八部,万万没想到失业的我,回到宜兰老家却意外拍了轰动全**的《翻滚吧!男孩》。那时我以为我的时代来了,却因为二〇〇七年拍了《六号出口》票房不佳,让我**在西门町“仆街”,负债千万。我曾经想过要“跑路”,但想到下次再回台可能已经六十多岁,心有不甘决定再给自己一次翻身的机会,哪怕只剩*后一把,也要用尽全力“翻滚吧!阿信”。历经十五年,终于来到了“翻滚三部曲”*终版《翻滚吧!男人》,我深深体会要成为一位男人,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我回想起了二〇〇五年,当我上台领取金马奖*佳纪录片时说的一段话:“在还没站在台上前,我经常跟自己说拍电影实在太苦了,放弃吧!幸运的我,**有机会站在这里的此刻,我只想跟自己说,我愿意继续翻滚下去,谢谢电影。”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如果可以因为制作一部电影,而感动、鼓励到许多人,并且改变了他们的生命,那我十分愿意继续我的电影梦。 1.本书为《翻滚吧!阿信》导演林育贤的首部成长励志随笔,用自己对电影的不懈追求诠释了他的“翻滚精神”。《翻滚吧,阿信!》是林育贤的代表作品,在大陆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的口碑,豆瓣评分7.2分,共有65570人参与点评。电影名称还影响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中文译名。 2.本书得到了彭于晏、阮经天、关锦鹏等27位知名电影人、作家的**,彭于晏还对“翻滚”精神进行了自己的解读:“翻”需要勇气,“滚”就要坚持不怕痛。所有的男孩也都在成长过程中变为男人,朝自己的梦想前进,这就喵导的翻滚精神。 3.林育贤导演的新作《跳舞的大象》即将上映,开心麻花全新废柴联盟艾伦&金春花领衔主“舞”! 装帧精美。本书聘用**知名设计师制作,采用双封面裸脊装订,设计别具一格,突破寻常,为读者打造“翻滚”的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