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研究
作者: 谢银铭|责编:郭亚维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81
折扣购买: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研究
ISBN: 978757310037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概述 第一节 图书馆概述 一、图书馆的认识 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 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 以前,我国许多图书馆学教材对“图书馆”下的 定义不完全相同,但通常采用由书目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吴慰慈等编著的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图书 馆学概论》中的说法,即图书馆是收集、整理、 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 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这是对传统图书馆的本质 的概括:①图书馆的工作程序——对书刊资料进 行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②图书馆的工作对 象——书刊资料;③图书馆活动的目的——为一 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机 构。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 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突出代表的高速信息网,使 人类社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输 信息、控制信息的能力空前提高,也将图书馆带 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图书 馆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有了新的变化,图书馆的概 念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应是社会知识、 信息的保存、传递与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吴慰 慈、董焱在《图书馆学概论》中对图书馆的概念 作了修正:“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 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 扩散装置。”我们认为在众多的图书馆学新教材 中,吴慰慈、董焱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这个定义 适用于传统和未来图书馆。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 段,无论图书馆的形态如何,图书馆都承担着知 识、信息的存储、整序、传递乃至增值服务的职 能。未来图书馆可能不以我们熟知的实体形态存 在,但只要存在一种充当社会知识、信息的记忆 、扩散装置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作传统图 书馆的未来形态。 二、图书馆的组成要素 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早在《图 书馆管理法上之新观点》一文中就提出了图书馆 三要素:书、人、法。“书指的是图与书等一切 文化记载;人指的是阅览者;法包括设备、管理 方法与管理人才。三个要素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 系”。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就在《图书馆 学要旨》中指出:“图书馆成立的要素,若加以 分析,可以说有四种:①图书;②人员;③设备 ;④方法。”刘国钧先生还在《什么是图书馆学 》一文中,又提出了读者、图书、领导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