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九死其犹未悔(群言典藏)(精)

虽九死其犹未悔(群言典藏)(精)
作者: 叶笃义
出版社: 群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20
折扣购买: 虽九死其犹未悔(群言典藏)(精)
ISBN: 9787802565760

作者简介

叶笃义生于1912年,944年加入中国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起协助民盟主席张澜工作。他曾参与了民盟创立与发展的许多重要活动,与司徒雷登、张东荪、张君劢、罗隆基等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过从甚密。他的经历是以救国、兴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1957年反右中被划为右派,“文革”中又以“特嫌”罪名被关押四年之久;1978年政治上得到彻底平反,以后曾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内容简介

我从燕京毕业离开学校以后,回到家里。由于受 到我兄弟——叶笃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现已 离休)和叶方(中共中央高级党校三部主任,现已离 休)的影响,思想上有所转变,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了 初步的认识,对于当时抗日反蒋的政治局势也有了初 步的认识。1936年秋,叶氏兄弟析产了。分家之后, 我们兄弟各得到一笔财产。怎样利用它呢?笃庄提议 我们把这笔由祖先得来的财产,拿出一部分用来做当 前最有意义的事,办一项传播进步思想的文化事业: 办书店。这个意见得到大家的同意。于是我们兄弟五 人各出一部分钱,笃庄介绍在天津《大公报》主编国 内版的吴砚农共同筹备这个事业。 书店开业了,时间是1936年10月间,定名为知识 书店。地点设在天津最繁华的旧法租界劝业场附近, 国民饭店的旁边。叶笃庄任书店经理,吴砚农任副经 理。吴又介绍一位叫余卫公的任副经理,另一位叫向 叔保的任营业员。我们知道他们三个人都是中共地下 党员。不过我们当时彼此心照不宣,没有公开挑明。 解放以后,吴曾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易吉光(余卫 公是其化名)曾任武汉市副市长,向叔保曾任上海市 人事局局长,这是后话了。 书店办得与众不同。地点正在繁华市中心,店内 摆设富丽堂皇,室内设有沙发,专供客人坐在那里随 意阅览各种书刊。这是当时在天津其他书店中所独创 的。业务范围除一般文具纸张外,主要包括: 1.中共北方局的机关刊物《长城》,由知识书店 发行。 2.书店出版的刊物名《国际知识》,发行人吴砚 农,主编沈志远,编委会中有张友渔、许德珩、马哲 民、张立森等。 3.书店为上海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 版社、天马书店的“华北总经销”。出售进步书籍如 《海上述林》、《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期刊《大 众生活》等。 书店除了上述本身的业务外,还积极参与社会进 步活动,如鲁迅死后在天津各学校办鲁迅生平展览, 出售鲁迅书籍,展出鲁迅生前照片等;天津学联的文 件也统经当时学联负责人王绶昌之手由书店负责代印 。 这样做法,虽在租界,也太显眼了。1937年抗日 战争爆发之前,华北局势日益紧张,为了给书店一个 退路,吴砚农和叶笃庄即离开天津到太原,想把书店 转移到那里。突然之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 日军飞机在7月28日轰炸天津南开大学。书店副经理余 卫公得到天津在法国工部局的地下工作者通知,日本 特务机关照会法国工部局,说要抓知识书店的负责人 。于是余卫公在同我商量之后,一夜之间把书店所有 东西都运走,并同我一道拟就一张“告别读者”的大 字告示贴在橱窗上。大意说由于时局原因货源断绝而 不得不停业。最后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是“别矣诸君, 祝珍重!”时间正好在7月28日。当时日本飞机一面轰 炸南开大学,一面飞到租界上空撒传单。书店的“告 别读者”贴出后,大批群众不去抢看传单,却聚集在 书店门前围观,交通为之阻塞。随着天津的沦陷,书 店也消失了。 知识书店从开办到结束,不到一年,却深深印在 天津人民的心中。书店是思想武器的储备库、精神食 粮的供应点,当年求知者到书店来,为的是探求中国 的出路。这一点,知识书店努力去做,也确已做到了 。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