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学(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初中)

趣味物理学(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初中)
作者: (俄罗斯)别莱利曼 著 吴海月 译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6.50
折扣购买: 趣味物理学(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初中)
ISBN: 9787570223183

作者简介

别莱利曼(1882--1942),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莫基人。在别莱利曼的笔下,原本枯燥难懂的物理问题,变得妙趣横生、趣味十足。他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畅销全球。代表作有《趣味物理学》《趣味数学》《趣味天文学》等。

内容简介

第10节 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月球旅行,   月球旅行时会发生什么? 读过儒勒·凡尔纳的《炮弹奔月记》的人,一定会对其中的一个片段印象深刻:炮弹车飞过地球和月球引力相等的点,在这个点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童话般的:炮弹内的所有东西都失去了重力,旅行者们跳一下,就会飘在空中。 这个描述很准确,但是作者却忽略了一点,不只是引力相等的点,在这个点前后也会发生同样的景象。我们不难证明,坐在炮弹车内的旅客和里面的所有东西,从自由飞出的第一刻起就会处于失重状态。 乍一看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相信,你再仔细想一想,就会惊讶于之前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大疏忽。 我们继续引用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内容。毫无疑问,你应该不会忘记,旅客是怎样把狗的尸体扔出炮弹车,又如何惊奇地发现,狗的尸体并没有掉在地球上,而是与炮弹车一起继续向前飞行。作者准确地描述了这一现象,也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物体在真空中都以同样的速度移动:地球引力使所有物体都具有同样的加速度。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炮弹还是狗的尸体,都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获得了相同的下落速度(相同加速度)。更准确地说,它们从大炮中发射出时获得的速度,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相同的减弱现象。因此,炮弹车和狗的尸体的速度在旅行路线上的各个点都是相等的,所以,从炮弹车中扔出的狗的尸体继续跟着炮弹车飞行,一点儿也不会落后。 但是有一点作者没有想到:如果狗的尸体扔出炮弹车外后,不会掉到地球上,那么在炮弹车里面时,它为什么会掉下来呢?要知道,无论内外,作用力都是一样的呀!如果狗的尸体悬空放在炮弹车内,那也应该一直飘在空中,因为它与炮弹车的速度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就与炮弹的相对关系来说,狗的身体一直是静止的。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狗的尸体,也适用于旅客的身体,还有炮弹车内的所有东西:在炮弹车飞行线路上的所有点上,一切人和物的速度都与炮弹车的速度一样,即使悬空,也不会掉下来。比如立在炮弹车厢地面上的椅子,也可以四脚朝天放在天花板上,它同样不会“掉下来”,因为它随着天花板继续向前飞行。旅客可以头朝下坐在椅子上,而且能稳稳地坐在上面,完全不会有跌下来的危险。那么什么力量能使旅客掉下来呢?如果旅客掉下来,也就是掉到地板上,那就说明炮弹车在空间中飞行的速度比旅客快(否则,椅子不会跌向地板)。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炮弹车内的所有东西都和炮弹车拥有相同的加速度。 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炮弹车自由飘浮时,里面的东西都受同一引力的作用,继续压在自己的支点上,就像炮弹静止不动时一样。儒勒·凡尔纳忽略的是,如果身体和支点在空间中以由引力(没有其他外力——拉力、空气阻力)造成的同样的加速度飞行,他们就不会互相压着了。 因此,从旅行的第一刻起,气体不再对炮弹车发生作用,旅客没有任何重力,可以自由漂浮在炮弹车内的空中;炮弹车内的其他东西也应该是完全失重的。根据这一特征,旅客能够很容易判断出,他们是在空间中飞行还是继续一动不动地留在大炮中。但是作者却写道,在前半个小时的空间旅行过程中,旅客们还在绞尽脑汁地琢磨:我们到底飞了吗? “尼科尔,我们在飞吗?” 尼科尔和阿尔丹对看了一眼:他们没有感觉到炮弹在震动。 “说真的!我们到底有没有在飞?”阿尔丹又问了一遍。 “还是静悄悄地躺在佛罗里达的地面上?”尼科尔问。 “还是躺在墨西哥湾的海底?”米歇尔补充道。 如果轮船上的乘客发出这样的疑问,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自由飘浮的炮弹上的旅客不应该有这种疑问:因为轮船上的旅客还有自己的重力,但是炮弹车上的旅客不可能没有发现,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失重了。 这辆富有幻想的炮弹车上本应看到多少奇特的景象啊!这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所有物体都失去重力,从手中掉出的东西还停在原地,物体在任何位置都能保持平衡,瓶子倒了水也不会流出来…… 第11节 用不准的秤准确称重 对于准确称重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秤还是砝码? 如果你认为一样重要,那就错了:如果手头有准确的砝码,即使没有正确的秤,也能准确称重。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在不准确的秤上准确称重。现在我们来讨论其中的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由我们伟大的化学家德·伊·门捷列夫提出的。首先在天平的其中一个托盘上放上某个重物——放什么都行,只要比要称的物体重就可以了。在另一只托盘上放砝码,直到两个托盘达到平衡。然后在放砝码那一边的托盘上放上要称重的物体,再从托盘上往下拿砝码,直到两边再次平衡。显然,取下的砝码的质量就是要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因为现在要称重的物体被同一托盘上的砝码取代了,也就是说,二者具有相同的质量。 这种方法叫作“恒载量法”。它在需要接连称好几个物体的质量时尤其方便:最开始使用的重物可以一直留在托盘内,直到完成所有物体的称重。 第二种方法:以提出这种方法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叫作“博尔达法”。方法如下:将需要称重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其中一个托盘上,另一个托盘上放沙子或珠子,直到两边达到平衡。然后把需要称重的物体从托盘上拿下来(不要碰沙子),在这个托盘上放砝码,直到两边再次平衡。显然,现在砝码的质量等于它所替换的要称重的物体的质量。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替换称重法”。 那么只有一个秤盘的弹簧秤该怎么称呢?我们在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但是必须有准确的砝码——这里不需要准备沙子或珠子。把要称重的物体放入托盘,观察指针指示的质量。然后,把物体取下,往托盘上放砝码,直到指示刚才的示数。显然,砝码的质量就是被它替换的物体的质量。 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一线名师导读,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匹配全学段,打通课内外,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