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西方哲学史(精)/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
ISBN: 9787500090649
古希腊哲学,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公 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 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 了它的**个发展时期。古希腊哲学从神 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 原的探讨,*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 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 哲学。 *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家不 同,他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 还是打上了**神话的烙印,把人和自然、 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中 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 是活的、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 定”或“气”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 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毕达哥拉斯学派以 “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 性事物的统一性。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 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 但是,他们还没有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 题。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好从两个对 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 真实的,没有**不变的东西。他关于对立 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着他是西方哲学史 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相反,爱利亚 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 “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 真实的,“多”则是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 才是真实的。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提 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 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 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 哲学家认为,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 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又承认不变,只是 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后期的自然哲学 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 等就肩负着这样的任务。他们认为,不变的 东西不是一个,如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 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 “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变是这许 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后期自然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基础不变, 可是又不否认变,这就产生了变的原动力从 何而来的问题。他们中间有的人认为原动力 来自不变者之外,如阿那克萨戈拉认为这种 原动力是“奴斯”。这种思想使早期自然哲 学家的“物活论”思想开始遭到破坏,在一 定意义下,有分离思维与存在的因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 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 泰戈拉、高尔吉亚就是这样。在他们看来, 自然哲学时期的各派学说都失之于独断。他 们一般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 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的真,是非善恶都 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他们的思想是相 对主义的。高尔吉亚认为一切都同样的假, 他的思想属于怀疑论。 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也是集中研究人 的哲学家,他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反对 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智者相反,主张有 客观真理、认识事物是可能的。他认为真正 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 道德的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 辩诘难。他的论辩诘难的方法是辩证法的* 早来源。 由于智者和苏格拉底着重于人的研究, 古希腊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 了新的内容,关于认识的辩证法也得到了 发展。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 时期,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 们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 的哲学体系。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