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食补养生汤
作者简介
许庆友 医学博士 河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主任医师 河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师从著名老中医谢海洲、赵玉庸,学习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参加第八版、第九版、第十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的编写工作,主编、参编医学专著20余部。 强盼盼 医学博士 河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先后就读于重庆医科大学、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肾脏病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发表数篇高水平中英文论文。
内容简介
酸、苦、甘、辛、咸,五味养五脏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食物归类的依据 中医对食物的五味进行归类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根据食物的自然属性确定,如枣甘、李酸、葱辛等。二是依据五行学说等相关理论推理得出,如猪多为黑色,五行应于水,水应于咸,故猪味咸;牛多为黄色,五行应于土,土应于甘,故牛味甘等。三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食物的功效观察总结出来的。谷肉果蔬的五味归类是饮食养生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量饮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酸味 酸味食物有橘子、橄榄、杏、山楂、石榴等。酸味食物有健脾开胃之功,可帮助消化,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过量食用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因酸味固涩,容易敛邪,故急性肠炎、外感初起等情况下均应慎食。 苦味 苦味食物有苦瓜、蒲公英、白果、桃仁等。多食苦味食物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者谨慎食用。 甘味 甘味食物有牛肉、山药、红枣、蜂蜜、甘蔗等。甘味食物食用过多会影响食欲。 辛味 辛味食物有生姜、葱、大蒜、香菜、洋葱、花椒、韭菜、豆豉等。辛味食物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消化道溃疡、便秘、痔疮、肛裂者不宜过多食用。 咸味 咸味食物有紫菜、海带、海蜇、海参等。食咸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症状。腌制食品如腌肉、咸鱼、咸菜等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盐及腌制品。 所谓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就是利用食物的营养来调养身心,促进健康。“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而汤就是将食材和水有效结合在一起的膳食,汤中既融合了食材的营养,又能有效补充水分,可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本书结合《本草纲目》中的养生食材,为大家奉上百余道养生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