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1102/11/20191102113754198.jpg)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人类群星闪耀时
ISBN: 9787510460517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曼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影响。**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和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茨威格在诗歌、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大师》等。
**篇 投身不朽伟业 整“船”待发 哥伦布**次从刚发现的美洲归来,凯旋的队伍 穿行在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的拥挤街道上。此时,他 向周围的人群展示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一个迄今仍不 为人知的红种人,人们闻所未闻的鸟兽——会学人话 的五彩鹦鹉、憨态可掬的貘,还有那些不久之后将在 欧洲安家落户的奇异植物和谷类——印度谷物的种子 (此处的“印度”指美洲的西印度——译者注)、烟* 和椰子等。欢呼的人群好奇地观赏着这些新鲜的玩意 儿,但在两位国王(指西班牙共治君主伊莎贝拉一世 和斐迪南二世夫妇——译者注)和他们的谋臣们看来 ,*能让他们动心的,却是装在几只小箱子和小篮子 里的一点儿黄金。哥伦布从新“印度”带回来的黄金 并不多,与其说是黄金,不如说是一些碎金子,那是 他从土著人那里换来或抢来的一点儿黄金装饰品、几 个小金锭、几撮零散的金粒,这些黄金放在一起,* 多只能铸造几百枚杜卡特(古代威尼斯铸造的一种金 币——译者注)。然而,哥伦布是一位天才的幻想家 ,他总是执着地相信自己所坚信的事情。他一本正经 而又无比兴奋地吹嘘说,这仅仅是**次带回来的一 点儿样品,他已经得到可靠消息,在这些新的岛屿上 蕴藏着无法估量的金矿——他的这种固执,正如他自 以为光荣地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他描述说,在那 个地方,薄薄的地层底下蕴藏着很多这种贵金属,有 的甚至****在地面上,只要用普通的铁铲轻轻一 挖就能得到;在*往南的地方,还有一个“黄金之国 ”,那里的国王们用黄金的杯子饮酒、喝水,那里的 黄金比西班牙的铅还要便宜。两位永远需要黄金的国 王入迷地听着哥伦布关于那个属于他们的“黄金之国 ”的话,丝毫不怀疑哥伦布许下的种种诺言。因为在 那个时候,哥伦布向来具有的爱好吹牛的毛病,还没 有人识破过。于是,一支庞大船队很快就整“船”待 发,准备开始第二次远航。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雇 佣船员也已不再需要到处招徕和征募了。西班牙全国 人民对那个新发现的、只要用手就能挖到金子的“黄 金之国”的消息,已经如痴若狂,数以百计千计的人 蜂拥而至,都希望远航到那个“黄金之国”。 然而,从所有的城市、乡镇和小村庄涌出来的是 怎样一股污泥浊水啊!冲出来的是何等的贪欲啊!他 们中间不仅有那些想在自己的盾牌上全都镀上黄金的 名门贵族、胆略过人的冒险家与勇敢的士兵,也包括 了西班牙所有的社会渣滓,他们一齐涌向巴罗斯城和 加的斯城;那些脸上烙着金印的窃贼、强盗和瘪三扒 手,也都想到“黄金之国”去,找一份报酬丰厚的手 艺活;那些负债累累的债务人,那些有着爱吵架的妻 子的丈夫,想以此解脱自己。所有这些走投无路、穷 困潦倒的人,这些犯罪在逃和被官府追捕的逃犯都来 了。他们是疯狂的亡命之徒、乌合之众,他们决心去 往“黄金之国”,在那里大显身手,怀抱着猛一下就 变成暴发户的希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任何的暴力 行为和犯罪的事,他们都敢去做。拜哥伦布的吹嘘之 赐,*使得他们以为在那个地方只要用铁锨一挖,就 能得到一大堆闪闪发亮的黄金,这让他们想入非非。 一些有钱的报名者甚至为了能把这种贵金属立刻大批 大批地运走,随身带上了佣人和牲口。一些没有被远 洋船队招募为成员的人,不得不另想办法以达到目标 ;一些恣肆的冒险家,不去多问**是否允许,就自 己动手装备船只。此时,西班牙全国的不安定分子和 *危险的歹徒,就这样一下子都得到了解放。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