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校园到职场)
作者简介
谢耘,清华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曾留学澳大利亚。神州数码软件工程院院长,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公司董事长兼CEO,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副总裁,神州数码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联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联想研究院副院长、神州数码软件公司总经理。曾在在《IT经理世纪》等杂志开设管理专栏。 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清华大学职业生涯教练,开复学生网成长顾问。
内容简介
刚刚讲过的价值观它是一个中性的词。“舍己为人”可以反映一种价 值观,“坑蒙拐骗”也可以反映一种价值观。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有价值观 ,就好像我们在说一个人长了两只眼睛一样,别人不会理解我们想表达什 么意思。道德则不然,它通常不是作为一个中性的词被使用。如果我们说 一个人是有道德的,大家通常就马上会对这个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当然 除非你根本就不相信“道德”在现实中的真实存在。 道德在不同的价值观里起着的不同的作用。有些价值观是以道德为核 心的,有些则不是,比如机会主义者。下面就讲一下道德究竟是什么。 我们今天的理解,与中国传统的认识通常是有很大差别的。道德在中 国传统文化意义上并不是一个伦理的概念。 为了确认自己的理解没有大的偏差,我曾上网搜寻“道德”二字的解 释。在百度百科里我查到这样一段话: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 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 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在不违背自然发 展的前提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也是指遵循“道 ”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 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 是有“道德”。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思考请 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我觉得这个朋友的解释确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观念是一致的, 也与我的理解相同。把“道德”两个字放在一起,当我们说一个人有“道 德”的时候,我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指的是一个人认识客观规律并 按客观规律做事的能力。因此能力和德行在中国文化里是连在一起的,它 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在中国文化里,德行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因为这种 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获取或掌握的,所以中国文化才把它具体化成很多在 特定情况下应用的伦理上的一些规矩,到最后大家只知道伦理上的道德概 念,而不知道它的本意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所以在老子看来,“仁”、“义”、“礼”这些被儒家 推崇备至的伦理规矩,是在人们搞不清楚什么是道德的本意以后不得已而 为之的办法。我比较赞成按照这个中国传统的解释来认识“道德”。 据《史记》记载,孔夫子曾经去向老子请教“礼”,老子对他的一些 做法颇不以为然,不太客气地教训了他一番:“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 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这段话的大意是:你所研 究的东西,那些人连骨头都腐烂掉了。只是他们说过的话还在而已。况且 作为一个君子,时运到了则要打起精神主动驾驭局势;时机不对,则放松 心态,随缘做些事情就可以了。我听说,真正的富商大户,绝不张扬财富 ;有大德之人,看上去反而愚态毕现。所以,你应该去掉自己的骄狂之气 、多欲之心,以及面子上的虚荣和胡思乱想。这些于你的身心毫无益处。 我所能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 被周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一番奚落以后,我们尊敬的、当时尚未修 行到家的孔夫子显然被震撼了。回来以后他告诉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人间自有高人在。 孔子的儒学中谈“道”比较少,主要内容是从“仁”开始讲的,自然 有局限,因此也有很多弊端。但是它容易被大众接受,所以成为了在中国 影响最广泛的一套学说。究其本源,与老子讲的是相通的。也有很多人, 包括吕思勉、鲁迅、郭沫若和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等国内外许多学者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认为老子的学说是中国文化的根,儒学不能与其相 提并论。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道德规范并不是什么人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东 西。在本质上,它是与人类相关的客观存在对人的要求。比如我们现在常 讲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团队精神,它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而是有客观 基础的。 在我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不止一次有朋友问我一个关于团队精神的 问题:“我们出去做团队拓展,大家都表现得很好,感觉也非常好。可是 回到办公室以后,大家很快就又和原来一样了。这是为什么?”用团队拓 展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团队精神,有点像企图用童话来教育成年人,除了娱 乐之外,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效果。拓展训练是人为创造的一个环境,每个 人都清楚这是假的,而且大家也知道该怎么做。你按照大家的期望做了, 对你也不会有坏处。 回到办公室,对不起,今年奖金就1000元,你多拿一分,我就少拿一 分,冲突就来了。咱俩是平级,上头有一个职位,你上去,我就上不去了 ,咱俩怎么合作? 团队精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团队的利益,这是大家共同的利益。 只有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利益的存在,才会建立起团队精神。反过来,如果 没有共同的利益,或者说共同的利益不足以超过个人独立争取到的利益, 那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所以在企业中,团队精神不是说教,而 是由企业这个利益共同体的本质决定的,是有客观基础的。让大家充分认 识到这个客观基础,并且企业家能够切实有效地维护这个客观基础,大家 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要有团队精神了。没有足够大的共同利益,认识不到它 的存在,谈团队精神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道德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伦理说教问题,而是一个对客观规律 的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你认识到什么程度,能把握到什么程度,你的道德 就会达到什么高度。如果你真的在这个意义上德行很好,你的秉性和才干 都会有相应的变化的。 当然,人做不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只好用伦理纲常来约束他,这是 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后来中国宋代开始的程朱理学搞的很多都是这种事 情。其中有很多背离了中国文化的本意甚至走火入魔的内容,比如简单地 将伦理纲常等同于“天理”,把“正道”解释为“中”。这些错误的东西 残害了无数无辜百姓。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确实也产生了不 少的垃圾。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尽管不完全正确,但有它的合 理性。 但这些都不能否定从本源上讲,道德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把 道德变成一种说教,是因为宣讲者自己并没有透彻地理解它的本质。 道德的客观性与前面讲过的价值观带来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在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情。人不是世界的主宰者,我们的行动必然要受 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对于那些我们通常认为有德行的人,如果你仔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他 们彼此仍有不同之处。P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