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感动(走近老一辈革命家风范篇)

永久的感动(走近老一辈革命家风范篇)
作者: 史全伟|责编:詹亮浈
出版社: 福建少儿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永久的感动(走近老一辈革命家风范篇)
ISBN: 978753957594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乐于助人的少年 毛泽东自幼生活在农民 中间。贫苦农民受剥削、 受压迫的悲惨生活,在他 幼小淳朴的心灵上留下了 深深的烙印。毛泽东深切 同情农民的苦难遭遇,在 陕北时,他曾总结道:“我 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 有三种情况下流过泪:一 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 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 忍不住要掉泪……” 念书时,私塾离家不远 ,毛泽东本来可以不带午 饭,但他发现有个名叫黑 皮伢子的同学因为家里穷 ,虽然住得很远却从不带 午饭。于是,毛泽东便向 母亲提出要带午饭上学。 母亲感到奇怪,问:“你 带午饭干什么?就这么几 脚路,还怕迟到吗?”毛泽 东解释说:“中午带了饭自 然好些,一放下饭碗就读 书写字,不会耽误工夫。” 父亲毛贻昌对儿子如此 用功读书,感到十分高兴 ,马上表示赞成,并补充 道:“记着!莫和人家比阔 气,别带什么荤菜,带点 儿酸菜,再加点儿剁辣椒 就行。”尽管父亲这样要求 ,但母亲还是会偷偷夹一 些荤菜,埋在米饭下面, 让儿子吃得好一点儿。 没想到的是,毛泽东放 学回来总是嚷肚子饿,一 到晚饭时间,就狼吞虎咽 起来,好像中午没吃过东 西似的。母亲感到奇怪, 就问儿子怎么回事。毛泽 东如实告诉母亲,班上有 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家 里穷,没带午饭,所以他 就把自己带去的饭菜分了 一半给黑皮伢子吃。 母亲听后,慈爱地笑笑 ,赞许地说:“你这样做当 然好,就是不应该瞒着我 。你要是早告诉我,我就 会给你一个大篮子,装上 两个人的午饭,免得你们 俩都吃不饱。” 一次上学路上,毛泽东 遇见一个穷苦少年,那少 年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衣, 在风雪中冻得直打战。毛 泽东同他边走边谈,得知 他家境贫寒,毛泽东非常 同情,于是脱下自己身上 的夹衣送给了他。第二年 ,母亲晒衣服时发现少了 一件夹衣,毛泽东才把此 事告诉母亲。 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 要晒新谷。一天下午,几 阵风过后,忽然乌云密布 ,暴风雨即将来临。毛泽 东正要抢收自家的谷子, 突然发现邻居的晒谷场上 只有毛四阿婆一人收谷子 。毛泽东立刻赶去帮忙, 抢在下雨前把毛四阿婆的 谷子收了起来。 当毛泽东赶到自家晒谷 场时,瓢泼大雨哗啦啦地 下来了,自家快晒干的稻 谷被淋湿了,还被雨水冲 走了一些。父亲十分心痛 ,对着迟来的浑身湿淋淋 的毛泽东发火,责问他跑 到哪里去了。 毛泽东回答:“在下面禾 坪里帮毛四阿婆收谷子。” 父亲听后非常生气,大 声说:“哼!自己的谷子都 流到沟里去了,你倒好, 胳膊肘往外拐,帮人家收 !”说着,扬起手来要打毛 泽东。 毛泽东站在原地一动不 动,理直气壮地说:“人家 佃了别个的田,要交租, 冲走一点儿都了不得;我 们是自己的,又比人家多 些,冲走一些也不太要紧… …” 父亲气得不得了,吼道 :“你说不要紧,你还吃不 吃饭?”毛泽东倔强地说:“ 好喽!我一餐少吃一口, 这总可以了吧?”这时,母 亲赶来劝解,父亲才不作 声了。 有一次,附近一户人家 把一口大猪卖给了毛泽东 家,双方说好了价格,毛 家也交了定金。过了六七 天,猪价上涨了,父亲让 毛泽东带着钱把猪赶回来 。 毛泽东到了那户人家后 ,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 悴的老阿婆唉声叹气,直 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她说 :“唉!该你们家赚钱啰!” 毛泽东问怎么回事。老 阿婆说:“我家的猪定给你 们时价钱低,现在猪价涨 了。有钱人家损失这几块 钱算不了什么,我家少收 几块钱就是一个大空缺啊 !” 毛泽东听了这番话,很 同情她,便说:“我不赶你 家的猪了,你卖给别人吧 !” 父亲见毛泽东空着手回 家,便着急地问怎么回事 。毛泽东照实讲了。父亲 生气地骂他有钱不赚是傻 子,是败家子!后来,经 过母亲的一番劝解,这事 才算过去。 毛泽东11岁那年,父亲 想买下堂弟毛菊生赖以活 命的7亩田产。毛泽东联合 母亲一致反对,他俩觉得 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一家 ,于是悄悄送了些白米、 腊肉给毛菊生。父亲则认 为用钱买田天经地义,自 己不买,别人也会买。母 子俩怎么劝都没用,最后 还是父亲说了算。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