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东文艺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7.90
折扣购买: 北洋海军舰船志
ISBN: 9787532964901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中 国,从广西金田燃起了太平 天国起义的星星之火,太平 军兵锋强劲,一路摧枯拉朽 ,横扫东南财赋之区,清王 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至1860年左右,又风传 太平天国骁将李秀成计划全 力夺取上海,谋求以此为桥 梁与西方国家建立直接联系 ,希冀得到西方社会对太平 天国政权的承认与支持,借 此获取包括军舰在内的各类 西式武器。感受到这一严峻 形势的压迫,清政府内以恭 亲王奕诉为代表的一批中高 层官僚,运用各自的权能, 大声呼吁,决策抢先向西方 国家购买新式军舰,以加强 水师力量,占取主动,克制 太平军,最终实现扑灭太平 天国的战略目标。 恭亲王奕诉是道光皇帝 第六子,在当时的皇族子弟 中,其见识、谋略以及政治 手腕均有过人之处。咸丰帝 死后,奕诉与慈禧太后联手 发动政变,肃清顾命八大臣 ,开创了垂帘听政的全新政 治局面,对内重用曾国藩等 汉族官员,平定太平天国起 义;对外力保和平局面,逐 渐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 军事技术。奕诉本人则出任 议政王和领班军机大臣,后 又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 臣,权倾一时。由于亲身感 受了父兄辈在西方列强发动 的鸦片战争中的惨痛经历, 奕诉对世界局势有较为清醒 深刻的认识,思想也较开通 ,在当时是清廷中枢具体主 持洋务自强活动的首脑人物 。 在恭亲王的支持推动下 ,1861年清政府通过在英 国休假的海关总税务司李泰 国,向英国订购了“中国”“ 北京”“江苏”等7艘西式明轮 炮舰,这是近代中国迈出的 通往蓝色世界的第一步(与 此几乎同步,感受到太平天 国军力压迫的江苏地方官员 及上海本地士绅,也委托常 胜军统领华尔的弟弟亨利· 华尔在美国购舰,分别命名 “大清”“江苏”“浙江”,后值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3舰被 亨利华尔擅自转售给美国北 方政府,参加了南北战争) 。血液里有着纳尔逊家族遗 传的李泰国(李泰国的母亲 是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的侄 女),在英国政府默 西方铜版画:阿思本舰 队的旗舰“江苏”号。海关总 税务司李泰国组织的由英国 人控制的中国舰队,给洋务 官员上了教训I深刻的一课 ,“权自我操”原则此后成为 洋务活动的一条不容触碰的 红线。许下,将这次购舰活 动看作是控制中国海上力量 的机会,擅自委任英国海军 上校阿思本为编队司令,舰 队成员几乎全部雇佣英国人 组成,并自作主张,单方面 制定了绿底黄十字海军旗和 舰队规章制度,规定舰队只 服从中国皇帝和李泰国的命 令,而且中国皇帝的命令必 须在得到李泰国的认可后才 能生效。这支全由英国人组 成的中国舰队,几乎成了李 泰国私人部队,史称李泰国 舰队、阿思本舰队、吸血舰 队等。7艘军舰远涉重洋抵 达中国后,清政府对这支不 受控制的舰队表现出了无论 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立场,经 过反复争辩,最终一举将这 支舰队拍卖遣散了事,由此 ,中国建设西式海军的第一 次重要努力随着7舰的散去 而破灭。 令朝野上下极为难堪的 阿思本舰队事件发生以后, 中国国内“造舰”的呼声逐渐 高涨,第一次出师就铩羽而 归的教训,使得洋务派被迫 更加谨慎地去对待一切与西 方的交往事务,直接向西方 获取军舰等武器,被认为是 极易触及主权问题的敏感活 动,就此很少有人愿意再涉 足。此后,闽浙总督左宗棠 、两江总督曾国藩先后在马 尾、上海创建西式造船机构 ,开始了自力更生,自行建 造近代化军舰的尝试。由于 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起点低 ,专业人才匮乏,以及指导 思想上存在误区等因素桎梏 ,这一阶段中国自行建造的 军舰普遍存在舰型等级低等 问题,大都属于炮舰和运输 舰范畴,尚无法满足远洋作 战的需求。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