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天马霜衣(珍藏本上下)/卧龙生真品全集
ISBN: 7806054146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县镇平镇。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箫》、《金箭雕翎》、《岳小钗》等。他的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可读性颇强。台湾上层人士每天必读他的连载,曾引起轰动,因而也招来一些人打着他的旗号,冒充他的作品。现在出版的小说,全部经过卧龙生亲自审查校订,确认为真品,故名曰“卧龙生真品全集”。
江南的三月,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桃红柳绿,景色醉人。临依长江的 江浦县境,有一座占地百亩的桃花林,南下金陵的渡江大道,紧傍桃林而过 ,每日里旅客往来,接踵擦肩,临过这桃花林时,大都要停马下车,走进桃 花居,吃上两杯桃蜜露。 桃花居是一座建筑别致,兼营酒饭生意的大客栈,店东主以酿制桃花露 ,誉满千里,凡是经过这桃花林的人,无不想进人桃花居休息片刻。桃花居 的盛名愈来愈大,反而掩去了原有的地名,数百里内,提起桃花居,无人不 知。 这经营桃花居的店东主,不但能酿桃花露,而且深具匠心,他在那桃林 深处,分建数十幢精致的楼阁,引水成溪,搭木成桥,竹作栏杆,草茵铺地 ,小桥流水,草长花香,在桃花盛开季节,姹紫嫣红,令人为之目眩神迷, 就是桃花谢落之后,亦是触目百花杂陈,绿茵如毡,繁花似锦,景色如画。 在那数十幢精致的楼阁中,以“怡红阁”、“飞翠楼”、“听蝉台”三 大院最为著名,而且三大院各成一座院落,除了一座朱门雀桥之外,四周竹 篱高耸,别无可通之路。 除了那“听蝉台”存书万卷,可供宿住的客人们读书自娱之外,那“怡 红阁”、“飞翠楼”都是别有一番情调,楼阁中各蓄有歌姬舞娘,供客人饮 酒取乐。 这日,中午时分,南下的官道上,突然疾驰来两匹长程健马,当先一人 ,是一位年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唇红齿白,一身黑装,头上扎了一个冲天 小辫,一面纵马奔驰,一面左顾右盼,神态之间,甚是欢愉,不住的启唇微 笑。胯下健驹,赤红如火,全身上下,看不到一根杂毛,雄伟壮大,一眼之 下,即可辨出,那是一匹罕得一见的千里驹。 紧随红马之后,却是一个二十上下的白衣少年,剑眉星目,面如冠玉, 猿臂蜂腰,英俊绝伦,只是脸色严肃不见一点笑容。眉头微微锁起,似是有 着重重心事。胯下白马,通体似雪,长耳直竖,虽似经长途跋涉,仍显得精 力百倍。 这两人虽然并骑而来,但却有着显然的不同,那孩子笑容可掬,逗人喜 爱;但那少年却是个充满着忧郁的人,眉宇间似是笼罩着一层愁云浓雾,给 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这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百亩桃林,一齐盛放,抬头看去,一片花海。 “桃花居”三个红字大招牌,迎风招展。 那黑衣童子突然一勒马缰,健马打了一个转身,绕到那白衣少年的身前 ,低声说道:“大哥,这地方花香景雅,咱们下来喝杯茶,再走好吗?” 那少年略一沉思,道:“好吧!” 黑衣童子微微一笑,一跃下马,顺手牵着那白衣少年的马缰绳道:“大 哥下马吧!” 白衣少年缓缓跳下马鞍,他的动作缓慢异常,和他那忧郁的神色一般, 给人一种极为沉重的感觉。 两个白裙束腰的店伙计,急急的迎了出来,欠身说道:“两位大爷,里 面请。”伸手去接马缰。 那黑衣童子摇头说道:“不行,我们这马儿欺生,你们牵不住,给你一 蹄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个店伙计抬头打量了两匹健马一阵,只见两马雄伟高大,神骏异常, 缩回手去,笑道:“既是如此,那就小爷自己牵着走吧!” “桃花居”建筑在桃林深处,距官道足足有三四丈远,一条白石铺戒的 甬道,直通店门,两侧桃花交错,香风扑面。 这是座筑建得十分别致的客栈,沿林修筑,绵延数十丈,曲折回环,自 成格局。 那黑衣童子把健马拴在两株高大的桃花树上,举步向前行去。 一个店小二突然闪身过来,拦住了那黑衣童子的去路,说道:“小爷这 边走。”欠身把两人让人一条小径上。 两人衣着华贵,丰神俊朗,颇有世家公子的气概,加上那两匹健马和鞍 前长剑,看上去气派甚大。 那黑衣童子一瞪圆圆的大眼睛,道:“为什么要我们走这一条小道?” 店小二抱拳笑道:“左侧大厅,人声嘈杂,多是贩夫走卒歇脚停息之处 ,这条小径,乃敝店奉迎贵宾之所。” 那黑衣童子微微一笑道:“原来如此。”大步向前走去。 但见满地绿茵,一片花海,数丈外,阁楼一角,伸展于桃花丛中。 店小二带两人步入了一座素雅的小室中,果然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后 窗外一溪清泉,潺潺流过,数丈外桃花林中,隐隐可见红楼绿瓦。 那白衣少年除了眺顾了一下四周的景物外,两条结满着重重忧郁的眉头 ,始终未展开过,生似这世间任何事物,都已经无法引起他的兴致,不值他 展眉一笑。 店小二欠身笑道:“两位要吃点什么?” 那白衣少年不但眉结忧郁,而且也极少开口说话,凝注窗外,头也未转 动一下。 那黑衣童子偏头寻思了一阵,道:“什么好吃就拿什么吧!” 店小二先是一怔,继而笑道:“两位爷,想是远道来此,不知敝居之名 ,不是小的夸口,敝居的酒菜无一不精美可口,陈年佳酿桃蜜露,更是名传 千里……” 那黑衣童子一挥手,道:“别说啦!快去拿来。” 店小二笑应一声,急奔而去。 不大工夫,酒菜俱都奉上。 白衣少年缓缓斟满了一杯,正待就唇而饮,突然又放了下去。 那黑衣童子摇头说道:“大哥,你终日愁眉苦脸,一语不发,憋的人心 中好生难受。” 白衣少年目注那黑衣童子,满脸歉然之情,说道:“饭店哪来的读书之 声?” 那黑衣童子凝神听去,果然隐隐听到读书声,由那桃花深处传了过来, 而且夹带着弦管之音,心中大奇,道:“这人发的什么疯,跑到这酒肆饭馆 ,朗朗诵书,已然大煞风景,竟然还有了管弦伴读,当真是斯文扫地。” 白衣少年遥望着窗外,说道:“龙弟不可诬人,管弦来自正西,读书声 却偏西南,两个声音,两处地方。”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