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70
折扣购买: 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
ISBN: 9787108064950
其实,他还是留在了自己的岁月里 “做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那是黄 苗子一九三九年夏天在香港向夏衍提出的问题,当年他提 问时的心情很困惑,因为他看到廖承志、乔冠华和夏衍他 们每天一起忙碌着,为国家民族存亡而奋斗,心生羡慕。 “首先要具备一个‘人’的条件,才能做共产党员。继而 ,要做一个‘好人’,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几 十年过去了,在黄苗子的心目中,夏衍始终是这样一名共 产党员。五十岁以后的“华盖运” 这位一九二七年在白色恐怖最黑暗时期加入中国共产 党的老党员,后半生却惶惑不断。一九八四年,他已到耄 耋之年,完成了自己回忆录的上半部——从一九〇〇年到 一九四九年的经历。这部分,他写得激情饱满、酣畅淋漓 :“从前心事都休,懒寻旧梦;肯把壮怀消了,做个闲人 。”李一氓送给他的这副集宋人词的对联,正对他的心境 ,遂书名为《懒寻旧梦录》。但是在下半部的开篇,便语 塞了……他总是频繁地说到三个字:华盖运。虽然,后面 的结构已经调整了,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改为以独立章节 的写事件和人物。但是因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最终只完 成了《新的跋涉》和《“武训传”事件始末》两章,显然 ,时间没有留给他完整讲述的机会,在翻开那段沉重的历 史时,即便是身残志坚的他也已经没有了气力。“我已经 过了不惑之年,可是静下来想一想,三十年代在‘左倾’ 教条主义影响下没有‘立’正;四十年代在恩来同志领导 下工作,‘惑’了很快能得到纠正;现在进入了新社会, 觉得‘惑’的事情反而多起来了……进入新社会,碰到了 许多新事物,我深深感到要不惑是很不容易的。”(《懒 寻旧梦录》) “闻道人须整,如今尽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 人。人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试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这是我祖父夏衍在一九八四年写给宋振庭的信中,戏 改的明末清初流传甚广的一首剃头打油诗,以调侃他们共 同经历的整人与被整的年代。他说:“解放之前和明摆着 的反动派作战,目标比较明确,可是一旦形势发生突变, 书生作吏,成了当权派,问题就复杂了。知人不易,知己 更难,对此,我是在六十年代初文化部、文联整风时才有 了初步的体会。”这时候,他已经走出了阶级斗争的思维 ,反思的是人性。 革命的道路上,不会总是鲜花和掌声,也充满着大丈 夫的血和泪。 “说实话,要是没有恩来和陈毅同志,我是逃不过一 九五七、一九五九、一九六四年这些关卡的”,其实,零 敲碎打的远不止这几年,从一解放他主管上海文艺开始, 似乎就总是错着步,他抓电影剧本创作,打了一个比喻: “电影题材只要不反共,不提倡封建迷信,有娱乐性的当 然可以,连不起好作用,但也不起坏作用的‘白开水’也 可以。”结果传到北京就走了样,说夏衍在上海不讲电影 为工农兵,反而“提倡”不为人民服务的“白开水”电影 。他在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六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 从(武训传)的批判检查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