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最后一次讲演(8年级)
ISBN: 9787570207190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创了诗的新格律之先河。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古典文学研究文集《楚辞校补》《唐诗杂论》等。
论文艺的民主问题 下面的意见,是根据闻先生座谈会后的补述记 录下来的,记录的文字。曾送给闻先生过目。 前天有两个外国朋友先后来看我,谈到中国民 主问题。一位是美国朋友,他站在美国人的立场, 希望中国有第三个力量起来,担负建立新中国的责 任,我说第三个力量是有的,目前还在生长发展中 。另一个是澳洲朋友,站在澳洲人的地位,比较倾 向于英国方面,一方面骂美国人,一方面却更多地 同情中国。他问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民主,他的意 见,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民主,他说英国目前正一天 天地接近苏联,打算向着那个方向走去。他曾和邱 吉尔谈话,邱氏也承认了这一点。邱氏的矛盾是印 度问题;不过一般的英国人,认为邱氏适合于做战 时的领袖,战后建设大概不大合适,他们希望以后 对印度问题能有更开明的办法。这位澳洲记者问起 我:中国的民主运动是否太温和了?战斗性是否还 不够强烈?我说我是站在青年人一边的,和老辈人 的看法不同;我个人看来,目前的民主运动的确战 斗性不够,也许有些老辈人认为操之过切,反而不 好。 这位澳洲记者也写小说的,和我一样,过去也 曾学过画,因此他很关心中国文艺界的情形。他听 说最近世界上最好的短篇小说是中国的:我问他从 那里听来的,我说我们倒有些受宠若惊了。 外国朋友的确很想了解中国。譬如今天来看我 的另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我来到中国,为的要看 看活着的中国人民,他说现在在美国替中国说话的 有三个人,一个是落了伍的胡适之:一个是国际文 艺投机家林语堂;一个是感伤的女人赛珍珠。他们 的文章,都不能表现中国的真实。他说他每回读到 林语堂的文章.描写中国农民在田里耕作时如何地 愉快,以及中国的刺绣,磁器如何地高贵……他就 很生气地把这位博士的著作撕毁了掷在墙角里去。 我听到这里,感激地向他伸出手来,我说:你是我 所遇到的少有的美国人! 座谈会上的报告和各位先生的发言,我大体上 是同意的。谈到文艺家和民主运动的问题,有人说 一个文艺家应该同时是一个中国人,这是对的;就 现在的情形看来,恐怕做一个中国人比做一个文艺 家更重要。因为现在是抢救的工作,不能太慢了。 我甚至还怀疑,就是现在的作家,在写作以外,实 际生活的政治程度是不是够高,恐怕还是问题。政 治工作较文艺写作更难,正象在前线冲锋肉搏较之 在后方的工厂中做苦工更难一样。更进一步地说, 如无冲锋经验而描写前面冲锋故事,因体验的不真 切。写出的也一定没有力量。——这是一个生活与 写作的老问题。 没有民主运动的实践,一定创造不出民主主义 的作品。假使在英美的社会,作家自己如果不做民 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拓展阅读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人物闻一多经典作品集 课堂实录:知名专家和一线名师教你这样读 李镇西、余映潮、叶开、张文质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