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便宜货
ISBN: 9787523608180
温迪·A.沃洛森是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卡姆登分校的历史学教授,出版了《抵押:美国从独立到大萧条期间的典当》一书,并合编了《煤气灯下的资本主义:照亮19世纪美国经济》。
第一章 我们的便宜货,就是我们自己 美国人生活在廉价垃圾货的包围之中:价格低廉、粗制滥造、材料劣质、无甚意义也不指望能经久耐用的消费品。这些廉价垃圾货充斥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填满了数不清的厨房“垃圾”抽屉,淤塞了全国各地的车库和地下室。到处都是,让人难以察觉,就好像是实体化的白噪声。 垃圾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文化状态:对于美式浪费的一种充满活力而又毫无歉意的表达方式。劣质垃圾潜入日常生活,看似是件新鲜事,但其实从几个世纪前就开始了。随着时代变迁,美国人——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群体的一员,乃至整个美国社会——决定全面接受物质主义本身,包括物质主义粗制滥造、不甚光彩的那一面。你的生活无法逃脱这个充斥着垃圾货的世界。但出于种种原因,美国人培养出的消费习惯现在已经刻进了这个民族的基因里。在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继续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东西上,这些东西通常用不上,而且可能我们压根就不想要。这一切都是为什么?通过讲述消费动机背后更为宏大而悠久的故事,及其如何塑造出我们现在这个消费者之国,本书将解读美国人对垃圾货持之以恒而又令人担忧的眷恋。 我最爱的电视剧《阴阳魔界》有一集精准描述了垃圾货是怎么运作的,没有比这更好的解说了。这集是《给天使们的推销话术》,和蔼可亲的街头销售员卢·布克曼(Lou Bookman)试图阻止死神先生带走可爱邻家女孩的灵魂,展示了一段堪称人生巅峰的推销话术。布克曼就像魔术师从帽子里掏出兔子一样,从随身携带的旅行箱里拿出了一连串商品,引得死神先生的注意。死神先生一开始是个冷漠而又疑心重重的顾客,但由于布克曼的销售技巧高超,死神先生变得格外感兴趣起来。小贩卖的领带,原料不是化纤,而是“原子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新发明”,一种“能骗过古代中国丝绸匠人”的材料。缝纫线就更厉害了。“现场演示抗拉强度……如钢铁一般坚固,又如山东绸一般柔顺丝滑……由特别训练可以越洋飞行的东方小鸟偷运进来的,每次只能带一点,放在它们红色喉咙下面挂着的小袋子里。要飞832 趟,”布克曼极力兜售着,“才够绕一个线圈的线。”死神先生被深深折服,疯狂翻口袋找钱,大喊着:“你有多少我全要了!” 就像死神先生一样,美国人面对商品市场时,既有精于世故的那种厌倦感,又令人惊讶地容易轻信。新鲜事物定会层出不穷,还会更加便宜易得,这样的确定感令人着迷。与之相伴的风险也很低,因为商品的单价并不算高。但结果就是,这个物质世界充满了稍纵即逝、用完即弃、无甚意义的商品。这是一个垃圾货的世界,而且有着非常实在的成本,从物质到精神,从环境层面到情绪层面,各个方面都有成本。 美国的垃圾货进程始于几个世纪前。以前的村子里当然也有做劣质钉子的铁匠,给黄油掺假的农场女工,还有偷工减料的裁缝,这些先按下不表。大多数东西都出自技巧娴熟、口碑良好的匠人,他们有着良善的初衷,制造出来的东西是为了满足本地社区居民的需求。始于18 世纪中期的消费者革命则改变了一切。更加广阔、也更为匿名化和平民化的市场催生了更多需求,于是打柜子的木匠们刻意给柜子外面贴上假的贴皮,模仿珍贵木材和镶嵌,金属匠人们研究出了制作镀金镀银等仿制品的方法,珠宝匠人们开始把流动态、较黏稠的含铅玻璃垫在锡箔上做成闪闪发光的宝石。但即便在那个年代,仿冒品也只有精英阶层和幸运的平民奋斗者才能用上,因为毕竟它们还是手工制作的。仿冒品往往颇受好评,因为它们是巧妙的模仿品,让人们可以物超所值地买到,向其他人炫耀自己物质上的充裕。 但垃圾货——审美低劣、具有欺骗性的模仿,粗制滥造且不指望经久耐用——很快就跟着出现了。这些低劣的东西也开始有了魅力,因为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想要购买它们,比如单纯因为方便易得、便宜无负担,想跟朋友攀比、让邻居羡慕,或者仅仅是渴望新奇事物。然而,如果不是因为有无数巧舌如簧的推销员助长销量,垃圾货也不会变得这么受欢迎。这些早期推销员就像自耕农和独立手艺人一样对国家崛起至关重要,他们的前辈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至少从18 世纪晚期开始,他们就用夸张的表演手法把一件件迷人的玩意儿从包裹里拿出来。虽然他们很早就从商业格局中销声匿迹,但他们的传奇依然在延续。诱人海妖之歌向我们许诺,无数宝藏正在超值特卖,这歌声来自10 美元店满当当的货架,来自易贝(eBay)这类电商网站上无穷无尽的购物清单,来自数不胜数的资讯广告,也曾经来自奔走街头、寻求下一个推销机会的那些卢·布克曼和威利·罗曼(Willy Loman)们。 1.便宜货,让几乎所有人都能过上“美好生活”。这个普通人也能、也会买买买的世界如何形成?又如何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便宜货并非仅仅是在浪费金钱,它更是人们借以畅想未来美好生活的通道。它们保证便利,提升地位,带来新鲜感,提供价值,彰显情调……在无穷无尽的便宜货中,读懂我们内心的焦虑、冲动与欲求,以及它们如何被消费主义所放大和驱策 3.一部趣味横生的美国廉价商品史,也是一部欲望、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