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名著)/中小学生*书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观察家养动植物的遗传变种即族,并将 它们与近缘种进行比较时.通常就会发现各个家养族 的性状不如真种那么一致,常带有畸形;也就是说, 它们彼此之间、和同种的其他物种之间,在若干方面 的差异较小,但是当它们互相比较时,往往身体的某 一部分会呈现出较大程度上的差异,尤其是将它们和 自然状况下的亲缘最近的物种进行比较时。除了畸形 特征之外(以及变种杂交的完全能育性——这点以后 将要讨论到),同种的家养族之间的差异,与自然状 况下同属的近缘种之间的差异类似,然而前者在大多 数情况下,差异程度较为细微,我们应当承认这个问 题的真实性,因为许多动植物的家养族被某些有能力 的鉴定家看作是不同物种的后代,另一些有能力的鉴 定家却只将它们看作是一些变种。假如在一个家养族 和一个物种之间,呈现非常明显的差异,那就不会经 常出现这样的疑问。有人常说,家养族彼此之间的性 状差异不存在属的价值,我不赞同这种看法,但当确 定究竟何种性状才具备属的价值时,博物学家们也是 各有见解,这些意见也都是根据个人经验而来。当我 们明白属是如何在自然界里起源时,就会知道,我们 没有理由期望在家养族中找到像属那样的差异量。 由于不确定近似的家养族之间的构造差异量是由 一个还是多个亲种所传来,因而在试图估计这种构造 差异量时,我们不免会有很多疑惑。如果能弄明白这 一点,应当是有趣的。例如,如果可以证明纯系繁殖 后代的长躯跑狗、长耳猎狗、嗅血警犬和斗牛狗都是 某一物种的后代,那么就会使我们对在全世界栖息的 许多密切相似的自然种——比如很多狐的种类——是 不改变的说法,产生极大疑惑。我并不认为,这几类 狗的全部差异都是在家养状态下才产生的,这一点以 后将会提到;我相信小部分差异,是传自不同物种。 但有一些特性明显的家养族,却有假定的或者有力的 证据,说明它们传自一个野生亲种。 有人曾设想,人类选择的家养动植物都带有极大 的遗传变异倾向,且能适应各种气候。我不否定这些 性质较大地提高了大部分家养生物的价值,可是,未 开化人早期驯养动物时,根本不可能知道这种动物在 持续的世代中是否发生变异,更不可能知道它能否适 应其他气候。而且驴和鹅的变异性弱,驯鹿耐热力不 强,普通骆驼的耐寒力较弱,难道这些性质会阻碍它 们被家养吗?我毫不怀疑,假如从自然界中取来一些 动植物,其数目、产地及分类纲目都相当于家养动植 物,并且假设它们在家养状态下繁育到同样多的世代 ,那么它们平均产生的变异,就会与现有家养生物的 亲种所曾产生的变异一样大。 我们至今仍无法明确,大部分从古代就被家养的 动植物,到底是传自一个还是几个野生物种。那些认 为家养动物是多源的人们的论点,主要根据我们在上 古时代,在瑞士的湖上居所里和在埃及的石碑上所发 现的繁杂的家畜种类,并且其中许多种类与存在至今 的种类极为相像,甚至相同。但这只不过证明了人类 文明历史的久远,同时证明了动物在比人们设想的更 为悠久的遥远年代里就被家养。瑞士的湖上居民曾经 栽培过几个品种的小麦和大麦、罂粟(制油用)、豌豆 以及亚麻,并且还拥有多种家养动物。此外他们还与 其他民族有贸易往来。这些都表明:如希尔所说的, 即使在这么早的时期,他们已有很先进的文明;同时 也表明人们在此之前还存在过一个长久的文明较落后 的时期,那时在各地各部落所养的动物大概已产生变 异而产生不同的族。自从在许多地方的表面地层发现 燧石器具以来,地质学者们都确信未开化人的存在已 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我们知道,事实上,今日几乎不 存在连狗也不会饲养的未开化种族。 关于大多数家养动物的起源问题,也许人们永远 也搞不清。但我在此可以说明,我搜集了全世界的家 狗的相关事实,得到如下结论:狗科的数个野生品种 曾被驯养,它们的血曾在某些情形下混合在一起,在 家养品种的血管中流着。关于绵羊与山羊,我还没有 得出关键性的意见。根据布莱斯先生来信中告诉我的 有关印度瘤牛的习性、声音、体质及构造的事实,似 乎可以确定它们和欧洲牛的原始祖先不同:还有一些 有能力的鉴定家认为,欧洲牛有两个甚至三个野生祖 先,但我们不知道能否将它们称为物种。其实卢特梅 耶教授那令人称赞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上述结论,同时 也确定了关于普通牛和瘤牛的种间区别的结论。关于 马,我与几位著者意见相反,我确信一切马族都属于 同一物种,但无法在这里提出理由。我几乎饲养过所 有英国鸡的品种,并使它们交配和繁殖,研究它们的 骨骼,似乎可以确切地说,它们都是野生印度鸡的后 代,这也是布莱斯先生和别人在印度研究这种鸡时得 出的结论。关于鸭和兔,有些品种存在很大差异,可 是有证据清楚地表明,它们都传自普通的野生鸭和野 生兔。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