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原售价: 218.00
折扣价: 133.00
折扣购买: 世界通史故事(共4册)
ISBN: 9787514809152
镭的“母亲” “居里夫人,您成功地提取了镭,开创了新的科学领域,推动了放射科 学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殊荣的科学家。”美国一位 女记者以敬佩的口吻对居里夫人说。 “您太过奖了,我只不过是做了我为人类应该做的事,而且那只能说明 我的过去。” “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女记者有些不解地问。 “有,我所需要的只是一克镭。可是,镭的价格太昂贵,我怎么也买不 起。”居里夫人回答说。 女记者对居里夫人的回答十分意外,她怎么也想不到“镭的母亲”竟然 买不起1克镭。于是她说:“是吗?如果您申请镭的制法专利权不就可以了 吗?!” “不,那不对。我不能据为己有。它是一种元素,是属于全人类的。” 居里夫人说。 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不仅使女记者深受感动,而且也得到了世界 各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后来,在这位女记者的奔走募捐下,居里夫人才拥 有了1克镭。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首 都华沙。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玛丽娅从小就聪明好学,在她刚刚5岁时, 就已经能流利地朗读二姐布罗妮亚的教科书,连父母都感到非常惊讶。 1883年,玛丽娅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华沙女子高中毕业,并荣获金质奖章 。当时,波兰正处在沙俄的统治之下,那是一个连波兰人用自己语言学习的 自由都没有的时代,更何况玛丽娅的家里又不富裕,她不能进入大学继续学 习。玛丽娅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以家庭教师为职业,努力自学,并把赚来 的钱用来资助在巴黎求学的姐姐。 1890年的一天,玛丽娅突然接到了一封巴黎的来信,那是姐姐写给她的 ,信中说:“我已当上了医师。希望你能早下决心来巴黎读书,可以住在我 的家里。”玛丽娅怀着激动的心情跨入了欧洲著名的学府巴黎大学。为了离 学校近,她没有住在姐姐家,而是另租了一处房子住下。 玛丽娅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课堂,坐在离讲台最近的地方。她认真听讲 ,拼命记笔记,就连一个字也不肯漏掉。晚上去图书馆,直到闭馆她才离开 。回到家里,她又借着油灯继续学习到深夜。玛丽娅为了把有限的时间用在 学习上,每天吃得非常简单,连烧菜的时间都不肯花费,甚至一连几个星期 只吃干面包。一天,玛丽娅终因劳累过度、长期营养不良而晕倒,同伴们连 忙把她送回家里,并给她当医生的姐姐打电话。姐姐和姐夫赶到后,玛丽娅 已经清醒过来,正坐在桌前学习。 姐姐看到妹妹简陋的屋子,流着眼泪心痛地说:“妹妹,还是搬到我家 去住吧。你学习紧张,我可以多照顾照顾你。” “谢谢姐姐,我住在这里很好。这里离学校很近,上学方便。”玛丽娅 回答说。 “玛丽娅,你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引起了贫血症。你每天都吃什么东西? ”姐夫关心地问。 “我每天吃得很好,有面包、牛奶、各种青菜……”没等玛丽娅说完, 姐夫便打断她的话说:“你不要骗我们了,房间里什么都没有。如果像你说 的那样,绝不会营养不良,身体这样虚弱。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尽 管和我们说,我们一定会帮助你的。”玛丽娅点头表示谢意。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1893年6月,玛丽娅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法国巴黎 大学物理系毕业,并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 1894年春,玛丽娅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在巴黎市立理化学校工作的皮埃 尔·居里。皮埃尔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从事着为许多学者所关注的研究 工作。他不仅在理化学校为玛丽娅借来了实验室,而且还在工作上提出了各 种建议,给予她许多帮助。因此,玛丽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数 学学士学位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两个人在工作中滋生了爱情,一年后喜结 良缘,玛丽娅成为居里夫人,加入了法国国籍。 当时,德国的伦琴博士发现了X射线,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能穿透各 种物体、显出像来的奇异光线。接着,法国贝克勒尔在观测一种叫作铀盐的 矿物时,从中发现了一种类似伦琴所发现的X射线那样的能够天然放射出来 的射线,于是他把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了。居里夫人看到这篇文章后,引起了 极大的兴趣,决心从事这项研究。 皮埃尔为妻子在理化学校借来了一间小仓库,从此,居里夫人的研究工 作就在这里开始了。一天,居里夫人在检查沥青铀矿石时,从中发现一种奇 异的射线,而且要比贝克勒尔所发现的铀矿的射线还要强烈得多。皮埃尔闻 讯后非常高兴。 “玛丽娅,你真了不起。这种矿石里一定含有一种没被人们发现的新物 质。好,让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吧!” 从这一天起,居里夫妇共同的研究工作开始了。从沥青铀矿石中提取新 的元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把矿石捣碎,然后进行处理。捣碎矿石 的工作自然是皮埃尔的事。居里夫人把捣碎的矿石放在大锅里加人酸和碱进 行搅拌。锅里的液体冒着泡,咕嘟咕嘟地沸腾着,发出刺人的气味。由于酸 的刺激,咽喉和肺部疼痛,有时甚至咳嗽不止,手上的皮肤也干燥皴裂(皴 cun),两个人的实验服都被药物腐蚀得破烂不堪。 1898年7月,他们终于提取了一种新元素,居里夫人提议以她的祖国波 兰的名字给它定名为“钋”(p6)。12月,居里夫妇又发现一种新元素,居里 夫妇把它定名为“镭”。当他们把发现公布后,很多人不相信他们的发现, 议论说:“尽管说发现了镭,但到目前为止不是还没有人把实物拿出来看看 吗?” 为此,居里夫妇为提取纯净的镭又进行了三年多的艰苦研究。居里夫人 的身体被强酸性的烟雾和射线严重地侵蚀,脸色苍白,见到她的人无不感到 惊讶。 皮埃尔心疼地对妻子说:“玛丽娅,暂时停止这项工作吧,这样下去你 的身体会支持不住的。” “不,虽然很苦,但无论如何我也要亲手提取镭。”居里夫人拒绝了丈 夫的劝告。 1902年1月的一天,两个人吃过晚饭,再次来到实验室。在黑暗的实验 室里,微微地闪烁着像水中映月似的青白色的光辉。 “哎呀,是镭在发光!” “玛丽娅,祝贺你,终于成功了!”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长时间 出神地望着这神秘的微光。 1903年6月,居里夫人的论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答辩,被授予物理学博 士学位。11月,两人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三年以后,灾难降临了,皮 埃尔因车祸去世。居里夫人极度悲伤,但她并没有因此倒下。不久,居里夫 人被推荐为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在法国,妇女任国立大学教授,居里夫人 是第一个。 1911年11月,居里夫人又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连续两次获奖,这在诺 贝尔奖的历史上还是首例。 1934年5月,居里夫人由于多年来一直受到放射线的照射而引起了疾病 的恶化,终于倒下了。7月4日,她与世长辞。居里夫人一生中获得了二十多 次奖金和奖章,被誉为“镭的母亲”。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