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6.40
折扣购买: 计算机审计(第3版)(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审计系列;“十三五”江苏省高等
ISBN: 9787300316772
陈 伟 南京审计大学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理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Rotman管理学院会计系访问学者。在审计署上海特派办挂职计算机审计处副处长一年,参与完成多项中央企业、金融等方面的审计项目。长期从事审计信息化、大数据审计等方向的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多部著作被国内众多高校选作教材;获省级重点教材、一流课程、教学成果奖、人才工程等奖励10余项;近千次受邀为国内外政府审计机关、大型企事单位等讲授审计信息化。
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审计方式、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
手工审计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数字经济环境的需要。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使得审计信息化成为必然,我国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工作。计算机审计现已成为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018年5月23日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的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伴随着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作者从教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审计信息化方向的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工作,注重理论研究与审计实务紧密结合,曾在审计署挂职工作一年,参与完成了多项大型审计项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审计实务的变化、新文科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等需要本教材不断更新。本书与时俱进,对第2版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本书第3版是作者根据财经类高校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程的需要,结合作者承担的多项科研项目以及审计项目,在已出版的《审计信息化》《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电子数据审计模拟实验》《联网审计技术方法与绩效评价》等多部著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计算机审计的最新发展,以通俗的语言系统地分析计算机审计,目的是让即使没有较多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学会计算机审计。
内容
计算机审计是目前国内审计信息化领域使用最多的一个术语,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本书基于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务,并参考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相关要求,从电子数据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审计。
本书力求全面反映该领域国内外最新成果,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内容安排上:
第1章内容属于基础篇,供读者掌握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审计,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计算机审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第2~5章结合案例重点分析了电子数据审计;第6章讲解了信息系统审计;第7章内容属于高级篇,供读者了解计算机审计的最新理论前沿,特别是最新的热点问题,如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等;第8章内容属于实践篇,基于 Excel,Access,SQL Server,IDEA以及电子数据审计模拟实验室软件V1.0,设计了5个电子数据审计的实验模块、1个信息系统审计的实验模块,以便各高校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很好地开设实验课程。
特色
作为一本高等学校教材,仅仅介绍如何应用某一审计软件或某一数据库工具来开展计算机审计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本书是笔者在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多年高校教学实践与审计行业实务培训、承担和参与多项大型实际审计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紧扣目前我国开展的计算机审计的现状和特点,在介绍国内外关于计算机审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系统地分析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术方法。书中设计了6个实验模块,满足了各种条件下开设实验课程的需要。此外,本书还系统地介绍了持续审计、联网审计特别是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等计算机审计的最新理论知识;深入挖掘计算机审计相关思政元素,并与计算机审计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为实施课程思政打下了基础。因此,本书具有前沿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
书中的案例均为作者根据所承担和参与的实际审计项目修改而成,未经许可,请勿引用转载。
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供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次使用,同时可作为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业务学习资料,以及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书。
致谢
本书第1版到第3版的撰写得到了南京审计大学、国内相关高校同行专家以及审计署等审计实务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本书相关内容的研究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572080,70971068,70701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20FGLB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14YJAZH006,08JC63004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项目编号:教外司留 〔2012〕940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2006039028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13GLC016)、江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项目编号:2014 XXRJ 015)、江苏省高校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苏教师 〔2010〕27号)以及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相关教学材料、实验数据、教学软件,可与本人联系(Email:chenweich@nau.edu.cn)。本书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指正,笔者将在下一版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