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精)

世界文明史(精)
作者: 编者:朱亚娥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世界文明史(精)
ISBN: 978751581912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古罗马的城市 古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30年)的 城市建筑,是在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兴盛和发展起来 的。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 在建筑上,在罗马帝国期间,罗马城市建筑如万神庙 、大斗兽场等建筑,天然混凝土大显身手。 ①古罗马大斗兽场 公元前2世纪起,罗马的券拱技术在桥梁、城门 、输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运用。在公元前2世纪, 罗马人对多利克柱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改革成塔司干 柱式,同时,罗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也 形成了。罗马人的券柱式中,圆柱与方形的墙墩使建 筑增添了许多艺术趣味。与此相提并论的则是叠柱式 ,各层叠柱各具风韵,罗马城的大斗兽场是其代表作 。 在古罗马城市中,角斗场与剧场是必不可少的建 筑。角斗场基本上是开掘山坡后建成的,它的样式来 自于剧场,都是圆形的,在罗马帝国时期最多。 大角斗场位于罗马的东南方向,又称为古罗马大 斗兽场。它是一个巍峨壮观的圆形建筑物,形状类似 现在的体育场,有人曾评价它为“现代体育场的样板 ”。这个庞大的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最长直径达188 米。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层,高约50米的外墙 全都用大理石砌成。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 门两侧有石柱支撑。第一层有80个直通场内的高大拱 门,每一个门楣上都用罗马数字编了号;第二、第三 层为回廊;第四层为闭合的围墙,上面只有40个透气 孔。正对着四个半径处的四扇大拱门,是专供皇帝和 显贵们出入的。环绕在四周的看台可容纳5万多观众 同时观看,级级上升的座位分为平民、贵族、元首等 不同等级。看台的墙壁采用多重拱廊,这样天然形成 多个出口,5万名观众可以在3分钟内同时退场。竞技 和斗兽的“沙场”是一个大直径为87米、小直径为54 米的椭圆。“沙场”下面是地下室,那里有更衣室、 武器库、机械室,还有关野兽的樊笼和陈尸的太平间 。在地下室的通道走廊上有30多个凹进墙中的壁龛, 那里安装着升降机将角斗士和野兽运上“沙场”。 罗马的历史没有一页不与斗兽场有关,斗兽是罗 马生活的标记。当时的斗兽表演分为三种,即兽与兽 斗、兽与人斗、人与人斗。角斗士搏斗时,场地上铺 满了沙子。兽与兽、兽与人斗时,为了使场景逼真以 吸引观众,场上会布置一些灌木丛和假山。夏季在斗 兽场演出时,为使观众免受酷热,剧场顶端用一个中 间开孔的帆布遮盖。当时的角斗士相斗场面非常残忍 。双方必须分出胜负直至一方死亡为止。角斗士的生 命操纵在看台上寻欢作乐的贵族手上。角斗士双方决 出胜负时,由观众表决败者的生死。如果他们将大拇 指朝下,那么败者必然遭杀;若大拇指朝上,败者可 免于一死。一直到405年,这种野蛮的娱乐活动才被 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宣布停止。 竞技场在古罗马的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8世 纪时,一位叫贝达的神父曾这样预言:“什么时候有 了竞技场,什么时候便有了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 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 1084年,日耳曼人攻进罗马,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 竞技场也在战火中成了废墟,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部分 预言。 ②罗马大道 人们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大道是古罗马 城市的标志建筑。从罗马城出发,可到达各个城邦。 罗马大道条条笔直,如遇山岭和深谷,则开凿隧洞或 架建桥梁。每隔1英里设一个圆柱形的里程碑,数英 里长的大道,宽度误差也超不出一米。 在全盛时期,罗马的公路长达8万千米,若将它 们相连,足够绕地球两周,29条大型的军用道路从罗 马城伸出。另外,还有一个从北非的迦太基沿地中海 南岸延伸的马路系统;在高卢,道路从里昂呈辐射状 发散;在英格兰,伦敦是道路系统的中枢。第一条罗 马马路是亚壁古道,位于罗马以南,建于公元前312 年,由罗马将军阿波斯。克劳西乌斯·凯克斯(生卒 年不详,约公元前4世纪出生)主持建造。最初这条 路只通到卡普阿,但是后来一直延伸到了今天的布林 迪西(意大利东南部港市)海岸。其他道路的建设也 紧随其后,例如通向基诺阿的奥勒利亚大道,以及连 通弗莱米尼亚和阿德里亚特海岸的大道。这两条路分 别以罗马的两位权贵的名字命名。 罗马人建筑马路主要是为了给速递人员、商人以 及税务人员等公务行政人员提供工作方便。当然,如 果跟地方民众发生冲突时,这些道路同时也可以保证 军队迅速转移。勘测员利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 地形,只要有可能,道路都会修成直线,当然,在高 地势的地方则不得不弯曲。在建造主干道路的时候, 工程师们首先设计挖出平行的、相隔约12米的排水沟 槽,然后在它们之间挖一条浅沟壕,填入砂石、泥灰 ,以及连续的排列紧密的石块,这样就形成了道路的 路基。路基上面是不易渗水的碎石层,表面有用泥灰 黏合的石板或鹅卵石。他们用碎石、火山灰(如果有 的话)和石灰来制造混凝土。在潮湿柔软的沼泽地中 ,道路则相对于周围乡村的地势会高一些。意大利的 一些主要干道两侧有石头铺成的路缘,有20厘米高、 60厘米宽,在正路旁边还有作为单行道的边路。双轮 战车可以在这样的道路上每天跑120千米,而8匹马拉 的四轮载重马车在满载时速度就慢得多,每天只能跑 约25千米。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没落,这些道路年久失 修,最终被荒弃了。后继的筑路者们也会汲取古罗马 道路的经验,应用到新的道路建设中,比如英国任何 道路地图都有显示得像箭一般笔直的道路那样的风格 。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