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追赶——中国创新之路
作者简介
作者: 吴晓波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系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亚洲理工学院博士后、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富布莱特学者。长期深入企业从事全球化制造与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与竞争战略、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构建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创新管理理论体系——“C理论”,致力于培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力量。 收起 作者: 方刚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总经理。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管理与知识管理。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瑞士洛桑大学信息系统博士。曾在部属研究所担任硬件工程师,在数字行业高成长企业担任公司总经理、副总裁,对高新技术行业、数字行业有较多的经营和管理实践经验,担任某上市企业的独立董事和多家企业的战略顾问。
内容简介
放眼世界,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人类近代史中最耀眼的事,莫过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奋斗让“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彻底改变,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彻底摆脱了极端贫困,走上了全民小康的道路。是什么成就了这场伟大的变革?是什么让这个科技贫乏的国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最具活力,及至发明专利申请的全球领先者?上一个世纪中最富有与最贫困的国家差距并未缩小,又是什么让中国能够大幅度地缩小这种差距?甚至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跑到了世界的前沿? 长期以来,作为近代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后来者”,中国并不被西方国家认为是一个“创新型国家”。而充分的事实日益清晰地表明了创新驱动对中国崛起的重大作用。无可否认,作为“后来者”,中国的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创新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即“二次创新”。正是不满足于只是被动地“引进—消化—吸收”,中国在引进之初便积极努力地开展“二次创新”从而赢得了巨大的“后发优势”,并成功避免了落入“追赶的陷阱”。当中国整体进入全面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之时,前沿尖端科技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新阶段,如何穿越创新周期,如何加快从“二次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跃迁,更成为当下中国“超越追赶”的关键。 大约30 年前完成“二次创新的过程与模式”博士论文迄今,作者(第一作者)一直致力于持续深入研究和完善“二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于指导企业赢得后发优势。10年前,站在新世纪我国制造业规模登顶全球的新高度上,我们进一步提出了“超越追赶”的构想,进行了新一轮基于我国领先企业的扎根研究。本书在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基础上完成,共分九章,首先以《科学》杂志提出的“世纪之问”为引子,用全球眼光对工业革命以来主要实现“超越追赶”的国家进行了剖析,进而纵向回顾了我国从洋务运动以来多年从学习、追赶到超越追赶的历史进程,系统地对从追赶到超越追赶中的“二次创新”过程及动态升级的模式进行了深度的阐述。结合第三、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大背景及我国的应用场景,讨论了通过“二次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网络中获得“后发优势”的新机制,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联动所形成的双轮驱动加速超越追赶机制。特别地,对技术范式转变期的“机会窗口”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抓住“机会窗口”是实现超越追赶的关键,而相应的创新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均需改变以往排斥“不确定性”的管理逻辑;从超越追赶的创新环境塑造视角,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七位一体”国家创新体系;最后,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中国崛起的事实,提出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创新治理结构重建的中国方案。 本书的核心思想与创新之处在于对“范式转变”期的创新管理“非线性”特征的剖析,提出了与以往基于单一生命周期内的稳定结构和线性优化不同的“拥抱不确定性”的创新管理体系。学习与“忘却学习”、异质性与包容性、排他性与互补性、利用与探索等“二元性”行为中的“灰度”管理成为创新管理的“新常态”。微观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宏观上的“七位一体”新型国家创新系统与多极世界的新型全球创新治理结构,成为我国实现“超越追赶”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 在当今全球市场、技术和制度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情境下,重新思考传统理论的适用性,探索后发企业在超越阶段的特征与有效模式,对于指导更多企业正确认识并把握和抓住下一个范式兴起的重大机会窗口,从而实现广泛的“超越追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范式转变中“换道超车”是众多“后来者”真正实现“超越追赶”的康庄大道,中国的新型国家创新系统和领先企业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普惠的中国方案,而基于包容“不确定性”的创新管理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乃至新 工具是指引和加速“超越追赶”的利器。 感谢提供实地研究机会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企业家们,感谢于我们撰写期间进行深入批评与探讨的同行专家们,感谢一起参与过调研和研讨的学生们!正是你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本书得以顺利完成。殷切期望本书的研究探索能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乃至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新的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逻辑,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超越追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份学者的贡献。 ◎在中国的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上,核心是超越追赶,如何突破范式的天花板?作者团队进行了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理论探索,尤其强调了穿越范式更新周期的“超越追赶”过程中非连续和非线性的重要作用,如何认识这种作用是技术与创新管理的核心内容。基于此,中国创新管理的原创理论体系“C理论”得以建立。 ◎中国创新管理之父许庆瑞院士作序,林毅夫教授、杨善林院士、陆军院士。助力未来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穿越周期的管理,抓住重大战略性机会窗口,实现高质量地可持续发展。 ◎有理论、有案例、有方法、有路径,诠释了中国情境下技术范式转变期的非线性规律,构建了企业成功穿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创新管理方法,跨越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