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吉祥物
作者简介
桂文亚,1949年生于台湾台北,祖籍安徽池州。曾任台湾联合报记者、编辑,民生报主任、周刊及童书出版部总编辑等职。编写儿童读物四百余种,出版著作近五十种。代表作《班长下台》、《长着翅膀游英国》、《美丽眼睛看世界》等,作品广收两岸语文课本及读本。曾获世新大学杰出校友、信谊儿童文学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多种。现任“思想猫儿童文学研究室”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1989年致力两岸儿童文化出版交流至今。 陈幸蕙,O型狮子座,素食主义者,自由的文学人。人生观是“忠于自我,热爱工作,享受生活,持续成长,欢喜创造”。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曾任教台北第一女子中学、台湾“清华大学”中语系,并担任台北商业技术学院驻校作家等,现专业写作。 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湾纪念“五四”“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等。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第一届台湾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校友。作品选入台湾小学、初中、高职、大专语文课本。 著有《把爱还诸天地》《青少年的四个大梦》(一~四集)《与玉山有约》《悦读余光中》(诗卷.散文卷.游记文学卷三册)《玫瑰密码——陈幸蕙的微散文》,并编撰《小诗森林》《小诗星河》《余光中幽默诗选》等数十种。 蔡秀雅,台湾著名插画家,自从2005年开始接案画插画,除了画儿童绘本外也画广告、时尚插画、艺术创作等,画风多元多变,十分享受把兴趣变工作的插画生活。
内容简介
碧叶扶疏的深巷底,有一棵古老巨大的凤凰木。 童年时候,每逢初夏,当人家院墙角落的几株向 日葵像一轮轮金黄的圆盘灿灿然地绽开时,那卖棉花 糖的老人,便也开始自得其乐地在树下标售起一朵一 朵蓬松若云的棉花糖了。 那真是最轻松美好的夏日景象之一。一根一根新 鲜洁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软甜蜜的祥云,不 徘徊在山巅,不流浪在天上,却只眷恋不舍地停驻在 人间,停驻在巷底,停驻在每一个快乐的男孩女孩的 手中,为草树掩映的寻常巷陌增添了几分生动的童话 气息。于是,卖棉花糖的老者,便成了捕云、网云、 巧手织云的人了。是的,织云的人! 但他不用飞梭,不用纺车,也不去织出整齐的经 纬或细密的图案,他只是把一小铜勺雪白晶莹的砂糖 粒,缓缓倒入制糖机器中央那神秘的黑洞里,然后加 热、旋转、搅拌。于是,一颗颗透明细小的粒子,便 被抽成纤纤袅袅、若有若无的糖丝。同时,也开始在 细细的木棒上,纠结聚集成另一种美好的形状了。 面对那样神奇速成的立体编塑,那样一缕一缕剪 裁合度的白云,你必然会同意,做棉花糖,实在是一 种诗意盎然的袖珍手工业,是可爱的街头艺术,但也 是饶富喜剧效果的魔术。 其实,做棉花糖的机器,出人意料地简单。一块 长形呈带状的薄铝片,围绕成古罗马剧场的形状,再 加上透明的防风玻璃板和必要的零件,一座被安置在 脚踏车后座的小型流动工厂就算是配备齐全了。 也许,没有一个孩子不爱云,没有一颗童心,是 不对云影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吧?因此,清寂的午后, 或晴朗的早晨,当卖棉花糖的老人闲闲地骑着脚踏车 进入巷口,手里的响铃一摇,沙哑的嗓音一扬:“卖 ,棉花糖哟——” 成群的孩子,便着了魔似的,纷纷推开自家纱门 冲出,紧跟在老人身后,喜滋滋地簇拥着他,像簇拥 一位君王,直把他送到巷底那凉凉翠翠的凤凰树下为 止。 那只属于市井闾巷的生活画面,简直就是童话里 《斑衣吹笛人》故事的翻版,在初夏的微风中,充满 了天真的谐趣。 曾经,我也是手捧棉花糖、一任阳光轻轻洒在双 颊上的女孩,松松的棉花,甜津津的棉花,入口即化 的那种感觉犹在舌尖,但二十年光阴竟悄然飞逝,属 于棉花糖、属于蝴蝶结、属于雀斑的童年,已成永匣 的过去。 当然,生命本应前瞻,尤其夏日晴艳热烈的阳光 之下,我们更无感伤的权利。然而,在充满乱象与噪 音的现代都会里,当发财小客车充塞于途,当麦克风 单调而充满侵略性的广告说辞已织成一张无形的天罗 地网、令人无可遁逃之际,那卖棉花糖的老者,在凤 凰树下所透露出的一片闲情,就格外令人发思古之幽 情了。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但愿那织云的巧手,永远都 不要自人间绝迹吧!因为,幸福的童年,并不等于公 寓里的彩色电视。它需要关爱,需要户外的阳光,需 要美丽的童话,同时,还需要棉花糖之类有趣、浪漫 的事物来充实点缀。 如果,童年的回忆,是一块如晴空一样伸展开来 的画布,但愿在那安恬如梦的世界里,当我们回顾, 那儿永远有悠然甜蜜的白云,扬帆而过。 (本文选入台湾小学语文课本)P2-5 ?这是台湾第四代散文家的代表陈幸蕙的代表作,她的作品多篇入选台湾大、中、小学语文教材。 ?台湾著名童书出版人桂文亚女士领衔主编,带你品读美文,收藏“爱”与“美”。 ?这是一本献给成长中的新新人类的温暖之书、诚恳之书。因为真实,所以相信;因为美好,所以感动。困惑与希望,快乐与烦恼、迷失与提升,《我的吉祥物》带你领悟成长,是成长中的你的“心灵鸡汤”。 ?名主编,名作者,名绘者,打造有质感的美。一篇篇小品文,以散文的优美的语言风格,以杂文的睿智的说理风格,将少年成长中的种种烦恼和困惑,以和少年交朋友的方式娓娓道来,将对社会、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满怀深情地撒在字里行间。作品充满哲思,笔调清新,以知性融合感性,呈现出清新脱俗的风貌。笔下所及,从容宁静,又充满现代都会的节奏和对城市、对社会的反思,读之使人心平气和,感受满满的温暖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