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南宋
作者简介
吴铮强,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结构演变、宋代社会与政治等问题,曾出版《科举理学化》《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
引言:在田野中寻找南宋(节选) 历史遗迹能够遗存至今,是历史事件与历史记忆2 个维度综合的结果,其中历史记忆的维度具有决定性的 作用。若论历史事件,一部王朝史的大事件应该有一半 以上发生在朝堂之上,但所谓的南宋皇珹如今已经没有 任何地面上的痕迹。南宋长期处于战争中,但平原与城 市一般很难保存战争遗迹,除非特殊的构建,比如李曾 伯的纪功铭或山城钓鱼城。而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始 终为人敬仰与追怀,所以《真假南宋》的前三篇,就是 与被称为宋室南渡之初抗金前线“三座长城”的岳飞、 韩世忠、吴玠相关的陵墓遗迹,他们的故事又完整呈现 了宋金战争的整体格局与基本脉络。 南宋的历史其实有一些特定的主题,除了与北方的 战争,还有内部的和战之争,以及理学的兴起、权臣的 势力。这几方面的问题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真假南 宋》正是通过历史遗迹来追录这些主题演变的历程。 主战与主和的主角可不是岳飞与秦桧,而是高宗与 孝宗这对奇怪的皇帝父子,《真假南宋》的第四篇至第 七篇其实是讲这对父子的传位与和战之争。 如今杭州孔庙保存着珍贵的宋高宗御?石经,这不 仅是重要的儒学与书法的文物古迹,更为南宋初年的和 战之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石经起初是由秦桧奏请 刊刻的,被安置在南宋太学之中,而太学是刚刚以岳飞 废宅改建而成的。这两件事就发生在绍兴和议达成与岳 飞遇害之后不久。所以太学御?石经的出现,就是高宗 对南宋基本国策的一次重大宣示:战争已经结束,太平 重新降临。 但和平并没有维持下去,二十年后金人撕毁和议, 高宗被迫应战。应战之前,他在杭州兴建道观祈求天神 的护佑,神奇的是这次战争略带侥幸地取得了胜利,侵 宋的金朝国主完颜亮命丧江北。我与朋友老沈曾专程前 往安徽马鞍山寻访过那次比较意外的采石之战,但没有 什么收获。留下文物古迹的反而是宋高宗为祈求天神而 兴建的道观—如今杭州中山南路南宋太庙遗址南侧的紫 阳小学内,保存着该市仅剩的一处道教石刻,这里就是 南宋通玄观的遗址所在,此外吴山上还有明代复刻的宁 寿观赐额省牒摩崖。这两处道观供奉的都是江苏茅山的 三茅真君,那里是高宗逃亡江南的必经之路…… 采石之战之后,一心享受清福的高宗将皇位传给了 养子(宋孝宗),这样做也是把宋朝皇帝的世系归还到 宋太祖赵匡胤这一支。第六、七篇《嘉兴杉青闸》《余 杭径山寺御碑》就是从出生地与御碑讨论孝宗漫长的继 位之路及其主战立场。第八篇《长沙岳麓书院》则从孝 宗主动北伐失败之后丧失对理学家的期待写起,全书的 话题也由此从高宗、孝宗父子的和战之争,转入到理学 家与权臣的权力斗争。 第八篇至第十二篇,这五篇中的文物古迹涉及岳麓 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苏州文庙的四大宋碑、 庐山照江崖及杭州昙山的朱熹题刻,人物涉及广义上理 学集团的张栻、陈亮、吕祖谦、黄裳、赵汝愚及道学党 魁朱熹。这一系列古迹与人物,向今人展现出南宋中期 理学家群体的兴起,以及他们与权臣韩侂胄权力斗争的 失败,南宋的历史也由此走向权臣时代。 南宋后期出现了三位权臣,分别是韩侂胄、史弥远 与贾似道。韩侂胄对理学集团发动庆元党?之后,又为 巩固权势发动了开禧北伐。开禧北伐时,他曾动员主战 派人士辛弃疾与陆游参与政治,但辛弃疾与陆游在这个 过程中只是留下了诗文篇章,与韩侂胄则保持着一定的 距离。第十三、十四篇就是通过镇江北固亭和吴山青衣 洞这两处古迹来追怀辛、陆两人的晚年心迹。 南宋的历史始于宋金战争,终于宋蒙(元)战争。 宁波人史弥远是南宋成功的权臣,这不仅是因为他掌权 时间长,是令史氏成为丞相世家的核心人物,更重要的 是他为南宋后期在战争中的防御地位构建了坚实的力量 。史氏丞相世家在宁波的东钱湖畔留下了壮观的墓道石 像生群,第十五篇就是由此讨论史弥远及其家族的兴衰 史。而第十六篇通过李曾伯纪功铭讲述南宋曾两度抵御 蒙古的强大攻势,李曾伯显然属于史弥远政治遗产的一 部分。 南宋的灭亡与权臣贾似道有密切关系,漳州木棉庵 是贾似道的丧命之地。至于南宋的灭亡,《真假南宋》 主要讨论的不是杭州的投降或者崖山的海战,而是将更 多笔墨用于合川钓鱼城。无论是文物遗址的保存情况与 观赏性,还是在战争史中的地位,合川钓鱼城在宋末战 争中的历史实在太过曲折、辉煌与精彩,写作结束篇钓 鱼城时的心潮澎湃至今仍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