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与德行(诸葛亮传)/常春藤传记馆

智谋与德行(诸葛亮传)/常春藤传记馆
作者: 孙芳|总主编:温儒敏
出版社: 长春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2.10
折扣购买: 智谋与德行(诸葛亮传)/常春藤传记馆
ISBN: 97875445467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章 生逢乱世立宏志 静心治学修道德 公元181年,即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在山东南部 的琅琊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一个小男孩降生, 这就是后来名著后世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卧龙降生 我们很想知道这位历**的**人物降生时的具 体情况,但史书的记载**简略。连这一年是他的生 年也是根据其卒年推定的。据《三国蜀诸葛忠武侯亮 年表》记载:“辛酉,按孝灵皇帝光和四年。是岁侯 生。接建兴十二年甲寅丞相亮卒於*。时年五十四则 知为辛酉年生。是年皇子协生。即献帝。”如此普通 的降生似乎和其人将在历**留下的光辉业绩不相匹 配。我们一面感叹史书之简陋,一面亦可自由驰骋想 象。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所出生的家族并不 普通。诸葛家族是齐鲁地区的显赫家族,他们原来并 不住在阳都县,而是住在诸县,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 西南。 一诸葛世家 据说,诸葛家族的祖先并不姓诸葛,而是姓葛, 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首领陈胜手下的一名将领,名叫 葛婴。葛婴是符离人(符离就是**的安徽宿县东北 ,在战国中后期属于楚地),很有*事才能,起义中 *陈胜命令,带兵前往安徽征讨,*城之后,在当地 立了一位名叫襄强的人为楚王。楚国早已被秦国所灭 ,反秦的起义*以“复楚”为口号,一呼百应。当陈 胜在河南*下陈县(**的河南淮阳)后,自立为王, 号为“张楚”。葛婴立楚王,不过是想号召*多的人 参加起义*,当他听说陈胜已在陈县称王,便杀掉襄 强,回到陈胜身边。没想到,他一回来,便被陈胜诛 杀。到了汉文帝的时候,为了追授葛婴反秦之功,便 将他的孙子封为诸县侯。从此以后,葛婴的后代便世 代居住于此,并把地名和姓氏合存一起.以诸葛为姓 。 诸葛家族在西汉时期有一位祖先,大名鼎鼎,叫 诸葛丰,其以特立刚直而闻名,出任过司隶校尉,这 个官是汉代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 至东汉初期,诸葛家族从诸县迁到阳都,到诸葛 亮的父辈这一代,他们已经在阳都定居将近一百年了 。 诸葛亮的父亲名叫诸葛琏,字君贡,时任青州泰 山郡郡丞。郡丞是汉朝的官职,郡守下设丞及长史, 是辅助郡守的人,不是太大的官。诸葛硅共育有三男 两女,长子诸葛瑾,东吴重臣;次子诸葛亮,为蜀汉 名相;幼子诸葛均,耕于南阳,后也随诸葛亮在蜀汉 出仕。诸葛亮八岁那年,诸葛硅病故,哥哥诸葛瑾已 经十五岁,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八岁的诸葛亮、 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全部由叔 父诸葛玄抚养。两个姐姐在荆州先后嫁给当地望族蒯 家蒯祺和庞家庞山民。 诸葛亮本来也应该像哥哥一样刻苦学习,赴当时 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阳太学读书游学,无奈,生逢乱世 ,他的命运朝向了不同的路径——小小年纪,便遭逢 家变,颠沛流离。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