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之外的美国

电影之外的美国
作者: 章珺
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电影之外的美国
ISBN: 9787521200409

作者简介

章珺(Jun Miller),旅美作家,江苏苏州人,生于山东曲阜,曾在北京读书、工作十年,现定居美国华盛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归巢》《此岸,彼岸》等四部长篇和散文随笔集《简单的快乐》,发表过上百篇的散文、随笔、影评,参与多种电视节目的制作,编剧的电影《家园》获得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 做过媒体,教过书,千山万水之后,回归年少时的梦想,渴望用真挚饱满的文字,记录呈现丰富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内容简介

老式爱情 1 Michael是朋友民介绍给我的。我刚从纽约州搬 到了华盛顿特区,正借住在民的家里。 那时候我正在找工作,也期盼着一份爱情,但在 我的未来模糊不定的时候,爱情也是飘忽的。我知道 ,工作是可以找到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热情的民说要把他的一个美国同事介绍给我,叫 Michael。民把他所了解的Michael勾勒了一番,最打 动我的,民说Michael是个简单快乐的人。 其实民和我都没对这事儿抱太多的希望,有一搭 没一搭的,顺其自然。民说,至少你可以跟他练练英 文。我想这样的期盼是适中的,不抱希望,也就没有 失望。我依旧相信爱情,而且是一生一世的爱情。但 也相信,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有这样的恩遇。我不知 道的,只是我会有怎样的运气。 一切确实是轻松随意的。民都没有跟我商量,就 约了Michael在随后的一个星期六来我们这儿。而我 已经跟朋友们约好在那个星期六去城外看红叶,民只 好让Michael星期天过来。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美轮 美奂,我在星期六玩得太尽兴,晚上开始感冒发烧。 星期天早上好了一些,但状态肯定不佳。没再跟 Michael改时间,一是不想改来改去,二是觉得这样 倒也真实,人总有憔悴的时候。 Michael如约而来。他穿了件白色的T恤,配一条 休闲裤。褐色的头发,蓝灰色的眼睛,棱角分明的脸 上却回转着温润平和的光泽。他应该是有备而来,收 拾得很干净清爽,手里还捧了束盛开着的鲜花。 民打趣道,你这花是给我的,还是给珺的? Michael本来就紧张,遇到这样的问题,脸马上 红了,把花递到民的手上,什么也没说。 民和太太媛都是踏踏实实过日子却不太讲究浪漫 的人,家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花瓶之类的东西。他 找了个大个的水杯,把花塞了进去。 民说要带我们去个皮萨饼店吃午饭,可以边吃边 聊。本来一辆车也够了,民刻意要开两辆。他和太太 女儿在一辆车上,打发我上了Michael的车。 Michael开了辆蓝色流线型的跑车,跟他刚才表 现出的拘谨并不吻合。 车子开起来后,他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起来 。他原来很是幽默风趣,而我也是个容易被逗笑的人 ,欢声笑语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两个人很快就熟络起 来。 十一月初的日子。高而透蓝的天空下,是大把的 温暖明媚的阳光。没有了春夏的燥热,冬日的凛冽也 还在远处驻足。树叶都变了颜色,玫瑰色、橙色、卵 黄、墨绿簇拥在依旧茂盛的树枝上。那辆蓝色的跑车 满心欢喜地穿过热闹而平和的城市,无意间迎合了深 秋的艳阳和姹紫嫣红的树叶正在吟咏的歌调。 车里的两个人,也是满心欢喜的。 这样的喜悦也弥漫在之后的那顿轻松随意的午餐 中。 午餐后我们回到民和媛的家里。Michael没有告 退的意思,几个人坐在餐厅里继续天南海北地聊着。 我洗了些新鲜的水果,泡了壶清茶。餐厅是朝西的, 太阳西落,餐厅里的光线越来越足,每个人的脸上也 就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光彩。我的心思如那壶明前绿茶 ,是清淡的。时而划过一些惊喜。Micl"reel是聪明 的,每次扯出新的话题,他都可以有独特的见解和根 据。闲淡的基调,丰富的内容,我未曾想过一个搞电 脑的人能有这样宽阔的知识面,而我对博览群书的人 总是有些特殊的好感。 这样的见面也是我原来未曾期望的。轻松随意让 我忘了相亲的目的,朋友式的交流又在无意间促成了 彼此的心意。我的感冒也因为快乐好了许多。 民说的是对的,Michael确实是一个简单快乐的 人。他的快乐感染了我。那快乐是波澜不惊的,没有 过多的期许,没有刻意的掩饰。我们享受的,就是此 时此刻的快乐。也许这是今生今世唯一的一次见面, 我们还是快乐的。 2 Michael很快发来一个电子邮件,邀请我出去吃 晚餐。我答应了他。他马上来问我想吃什么菜,我说 由他定吧。他选了家中式餐馆,在Tysons Corher, 离我住的地方不远。 时间定在之后的周六的晚上。Michael开车来接 我。他手里还是捧了束鲜花,这次他明确地说,这花 是送给瑁的。我把花插进了另外的一个大水杯,民在 旁边坏笑着。 Michael跟上次一样,收拾得干净整洁,散发着 清爽的气息。 我们一起去了那家饭馆。Michael按照中国人的 习惯请我点菜,而不是各点各的。我没有推辞,点了 京都排骨和芥兰牛,还点了春卷和虾多士做开胃菜。 每选一样菜我都会征求下他的意见,他总是很积极地 表示赞成。我很希望这些菜确实合他的口味,这是我 的一些美国朋友喜欢的中餐。 等菜的间隙,Michael问起我什么时候来的美国 ,为什么决定来美国。 我的思维停顿了片刻。之所以来美国,是因为我 的第一个婚姻,而那是一场很失败的婚姻。今天算是 我和Michael的第一次正式的约会,现在就提及过去 的情感经历,好像早了些。我的闺蜜也总是嘱咐我, 对男人一定要有所保留,特别是感情生活中的故事。 可是我该如何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呢?Michael正微笑而 真诚地望着我,我知道,他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很 随意地扯出的话题。即使我什么不说,他也不会介意 。但我还是想告诉他那一切,就在此时此刻。如果那 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为什么不在最早的时候在正 中央迈过去呢? 我把自己经历过的那个故事复述了一遍。这个跟 情感有关的故事,在结束了几年之后,当故事的当事 人讲述它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感情的色彩,我只是 很真实地把它讲述了一遍。 故事并不长,当我们的菜陆陆续续地上来的时候 ,我的故事也到了尾声。可是那过去了的一切,不是 可以这么轻松地一笔带过。毕竟那是我一生中的一个 重要的脚印,那是我来到这个国家的原因,也是投射 到我对美好爱情的诠释和期盼上的一个阴影…… P11-13 尖从我手上卷走了那两块饼干,心满意足地吞下去后,对我更是亲热了。Stella对我更是“一见钟情”,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我站下或坐下的时候,她就会坐在我的旁边,眼神一直追随着我。 Michael说,Stella原来是他姐姐的邻居家的狗。五年前邻居一家要搬往外州,不方便带走她,Michael就收养了她。 为什么想养狗呢?我问。 想有更多的责任心吧。Michael回答道。 认养了Stella一段时间后,他又收养了Genghis。他说他每天去上班,总觉得Stella自己在家会孤单,就去弃狗收养所认养了Genghis。Stella和Genghis是同一种类的德国狗。Genghis是被人遗弃的,大概是长得太丑,一直没人愿意带走他。Genghis还是丑丑的,长着一个大豁嘴,还是龅牙。Stella也并不漂亮,不过现在的它们一看就是被主人精心豢养的幸运犬,棕色的毛泽很光亮,身膘体壮。 说话间,火鸡也差不多烤好了。我本来以为Michael只是去外面买个现成的火鸡,没想到他真的是自己动手。那只二十磅的火鸡已是金黄色,Michael说上面都涂了奶油,才能烤出这样的颜色。中间还要不断地端出烤箱,用吸管把烤出的汁水收回来,再均匀地洒在火鸡上,这样不断地反复,才能烤出味道。金灿灿的火鸡两脚朝天,肚子里塞满了我爱吃的stuffing,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我看着Michael熟练地操持着这一切,心里想,他应该是个热爱家庭的好男人。他就是那个我一直在寻找或者说一直在等待的男人吗?还有,刚才来之前的那几段巧合,小小的片断,每一段都似乎是无足轻重的,组合起来,却又像是一个奇妙的暗示。 Michael自然不知道我的这些心思,他快活地准备好了感恩节的晚餐,有些紧张地看着我把火鸡肉吃进了嘴里。得到我的赞许后,他开心地笑了。我的赞许是发自内心的。中国人一般对火鸡的味道比较挑剔,总觉得有些腥涩。不知道Michael做了怎样的处理,或许是因为我的心情很好,或许是火鸡是刚刚烤好的,非常的新鲜,反正我没有吃出任何的腥涩味,这是我吃到的最鲜美的火鸡。 饱餐一顿后,两个人坐在壁炉边的长沙发上聊天。壁炉里的炉火正旺,空气中混合着火鸡的香味和木柴燃烧时发出的暖暖的味道,还夹杂着一缕淡淡的蜡烛的香味。Michael打开了音响,音量很低,美妙的音乐在屋子里低低地回旋,却不会影响到两个人的谈话。Michael还端来他自己烘烤的南瓜派,就放在我身边的小茶几上,我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上几口。Stella和Genghis慵懒地趴在我的脚下,我的两只脚完全埋进了它们的怀抱中。两只大狗温暖的身体传递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感觉到了那种久违了的家的气息,可是这么美妙的时刻又好像是我从未经历过的,眼前的一切不正是我能勾画出的最完美的家的景象吗? 空气中依然弥漫着那种特殊的香味,天籁般的音乐依然在流淌,Michael充满磁性的声音依然在回荡,Stella和Genghis温暖的身体依然倦卧在我的脚上……我的眼睛里浮现出一层薄薄的泪水,我眨了眨眼睛,在那层泪水褪去之后,我看见那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开始流泪,我知道那是喜悦快乐的泪水。 6 欢喜明媚的日子里不可能没有音乐。Michael带我去听过几场音乐会,有时也会随性地为我弹几支吉他曲,郎朗要在肯尼迪中心举办钢琴演奏会的消息也是Michael告诉我的。 那个周末我们本来打算一起去看场电影。Michael临时听说了郎朗的演奏会,就问我想去哪一个。我知道Michael对钢琴演奏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我自己喜欢听的是小提琴和小号。可是郎朗的表演也是不该错过的。年轻的郎朗已在国际乐坛上声名显赫,作为他的同胞,我还没听过他的演奏,这次又是在肯尼迪中心表演。当然票价也会不菲,我又不想让他太破费。每次一起出去看演出,或是去饭馆吃饭,他总是抢着付钱,或者事先已经付好了钱。 我有些犹豫,就让Michael来做决定。他马上说,还是去看郎朗的表演吧。 讲述中国人的美国故事 真实的经历 细腻的情感 融合的文化 重塑的自我